王振真像
明朝太监王振,无疑也是古代名人,因著名的“土木之变”而家喻户晓,知名度极高。
可惜,长期以来,全是骂名!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通俗畅销书作者)骂他“死太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郦波(教授)骂他“王振这个二百五”。
太监王振之所以被人痛恨,甚至难以理解,在于《明史》等史书记载:
军情紧急下,太监王振忽悠皇帝从大同驾幸他的家乡蔚州(见下图虚线),试图在家乡人面前炫耀。快到蔚州时,他又忽然想起部队和马匹会踏坏家乡的禾稼,遂改道北上去了宣府。
这一番折腾,耽误了英宗皇帝逃回首都北京的时间,结果土木之变,明军被蒙古瓦剌军包围,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也死于非命!
然而,经过科学考证,这段历史并非事实!实出于别有用心的政治陷害!
曾于年8月18日,北京赵家楼饭店举办的首届3+2都市母亲河-桑干(永定)文化研讨会上,此一传统说法遭到毁灭性打击!
桑干学派以雄辩的事实证明,太监王振“至蔚州回乡炫耀”一事,纯属政敌编排!
现今历史书广为流传的路线图
(实际错误)
早在年的一天,桑干学派丰老师着手研究桑干河流域的几次著名战争,土木之战也是研究对象之一。
既然是研究战争,那么绘出精确的战争行军路线图,就成了他当时认为必须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通过翻阅《明史》、《明英宗实录》等资料,双寨、滴滴水、洪州方城、白登等几个小地名,引起了他的极大注意。
那么,揭开谜底,就要追寻这几个小地名的确切位置。
所幸的是,这些小地名直到今天还顽强存在!
于是,一张精确的明军从大同回军宣府的路线图被画了出来!
实际的明军回军路线图
历史的破绽很快出现,真实的路线图与现今历史书上广为流传的路线图完全不同。
就是这张精确的回军路线图,对于几乎成为权威的传统说法,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结合桑干流域的山川、地貌、古驿路等军事地理学因素,桑干学派丰老师为我们复原了当时的战况:
明军从大同出发的头一天,落脚于双寨村(原属今山西天镇县,现属阳高县),行程约里,算得上是当时的急行军。
可以看出,明军目的明确,沿着古驿路直奔宣府,没有丝毫的犹豫,根本没有驾幸蔚州的打算,说明宣府一带军情吃紧。
很不幸,傍晚明军在双寨村遇到了滂沱大雨,平地水深三尺,无法宿营,也无法前进。第二天,疲惫的明军无奈向大同方向回军40里,至滴滴水村(在今山西阳高县)宿营。
第三天,明军出人意料地改道至洪州方城(在今河北阳原县城东五里),其真实战略意图是,取道顺圣川(今宣大高速这条路线,图中虚线)赶往宣府。
如果明军试图前往王振的家乡蔚州,则根本不必至洪州方城,在西面一点的今阳原县城附近即可南下跨过桑干河,翻越大山,进入蔚州地界。
第四天,试图沿桑干河北岸东进的明军,在洪州方城再次表现出受阻,估计与雨季的桑干河水势有关,被迫北返,回到北线的大同到宣府古驿路白登。
其后数日,再经双寨村,一路由怀安、万全方向抵达今张家口市区一带,这时行军速度才明显放了下来,至宣府稍事安排,举兵回京,不久即遭“土木之败”。
桑干学派丰老师认为,明军在多种气象条件下作战,出现严重的不适应。
气象变化后,行军路线资料暂时失效,这让只满足于看舆图、纸上谈兵的兵部官员大脑一片空白。士兵们则在泥泞中保持高速行军,白白折腾了3天,体力透支过大。这是造成“土木之败”的一大原因之一!兵部职方司等有严重失职!
清修《明史-王振传》:“振初议道紫荆关,由蔚州邀帝幸其第,既恐蹂乡稼,复改道宣府。”《郭登传》则说“登告学士曹鼐、张益曰‘车驾宜入紫荆关’,王振不从,遂及于败。”
至紫荆关,必先过蔚州。可见,这两种彼此甚至都矛盾的说法,都是不实的!
晚清方志大家杨笃(—),受聘编写《天镇县志》一书,曾指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把时属天镇县的双寨村搬到了蔚县,是非常错误的!但杨笃未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桑干学派丰老师认为,历史往往由不同政治派别书写,优势地位的一方往往占据主动权,推诿责任,夸大己功,编排政敌,这样就会出现欺诈。
后人读书切勿轻信,明晰历史必须严谨、精确,必要时应实地踏勘,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方能不上古人的当!这也是桑干学派积极倡导的治学精神!
后续:
年12月5日,桑干学派丰老师应时任蔚县旅游局长李星生之邀,与北京智化寺(王振家庙)寻根团一起抵达蔚县。6日上午,为全县干部及文史爱好者,作学术报告《土木之变真相:谁陷害了太监王振?》
县电视台予以录播,后在蔚县及张家口文史爱好者中引起广泛反响!
报告系统阐述了土木之变的来龙去脉,指出此战明军并非全军覆没!实际80%人员溃散后逃回北京!
于谦集团为掩盖兵部责任,发动了“午门事件”,编造了王振急切救援老家大同(当时蔚州属于大同府)的原始说法(后迅速改口为太监王振回蔚州炫耀一说),将土木战败责任推卸予已经阵亡的太监王振!并将在京的王振侄子王山(本无罪)凌迟处死,其他亲属满门抄斩!
然后,于谦收集土木溃兵13万(后被众多史书,特别是现代写史者,讹称为各地勤王兵),与城内弱兵8万,以及其他报效人员,勉强组织起22万人马,进行北京保卫战!
瓦剌军首领也先,挟英宗兵临北京城德胜门后,挡回赵荣、王复等小臣(相当于处级),要求派出有份量的大臣于谦、石亨、王直、胡濙等部级干部谈判,接回英宗。于谦等大臣惊魂失措,无一人敢出城!
西直门一战(今北京动物园到西直门一线),明军损失余人,德胜门部队(于谦石亨主管)不敢救援!
数日后,也先认识到城中已实际抛弃英宗,敲诈明朝已无可能!且瓦剌军又无攻城能力,遂迅速经紫荆关回撤草原,途中于蔚州小住一日。
也先撤兵两日,北京城中于谦等人才反应过来!派出将领假意追杀!
事后,以北京保卫战大捷为名,于谦等弹冠相庆,集体升官封赏达6.6万人!却没有敌军俘虏或尸首等战功标志!
此举,遭到曾督守八达岭的右副都御史罗通的猛烈抨击,于谦十分难堪!要辞去少保头衔!
新任皇帝朱祁钰以团结为名打圆场,才将此事搁置不提!
北京保卫战,实际丑态百出!
于谦,明清以来,在江浙家乡文人的吹捧下,称为“救时宰相”!(实际于谦是兵部尚书,没资格任首辅,首辅才可称相)《石灰吟》伪作,也移植其身!
民国到现代,更是被吹捧为民族英雄!
而太监王振,成了一个被当年明月、郦波等快餐式谈史者肆意贬低的丑角!连科班教授也是出语菲薄!
历史何其不公!
丰老师:
土木之变,太监王振,北京保卫战,于谦系列,我们从年研究至年,八年之久,已对北京智化寺()、河北蔚县()做过学术汇报。
研究结果,对历史(特别是明史)具有颠覆性!但这并非我们刻意为之,这一切始于“太监王振回蔚州家乡炫耀”这一谎言!
而我们恰恰从小生活在桑干流域,极为熟悉这里的山川地理,我们一认真,古今历史骗子的谎言就破产了!
我们也试图给《历史研究》、《明史研究论丛》等国内正规刊物投稿,遇阻。但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已结束!
桑干学派是个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智库,我们不追求在圈内刊物发表多少篇文章,我们又不评职称,我们只追求“真知”!但愿虚假的谎言,到我们这儿划上一个休止符!
不知是否与浙江杭州有仇?(玩笑话)
继我们一不小心放倒了杭州的于少保(于谦)以后,另一位杭州的岳少保(岳飞)也岌岌可危!
因桑干流域与古幽云十六州高度重合,辽金宋历史及其国家命运与此高度相关!领土争端的冲突与表现,对现代社会也有借鉴意义。因此,年后,幽云十六州成了我们的研究重点!即我们由明史领域转到了宋史领域!现正不定期连载《岳飞案与辛酉军改》一文,透视宋金较量!
出人意料的事情,越扒越多!吃空饷,小金库万贯,虚报战功,特别是伪造十二道金牌班师不准抗金的故事(皇帝真实圣旨是强烈要求其不要班师),岳飞形象轰然倒塌!
我们一不小心,又毁了一位民族英雄!
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一不小心,成了“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是!事实证明,虚无的是他们!造假的是他们!
为什么,杭州的两个英雄被我们扳倒了!而不是其他地方!
后来终于想清楚了,以杭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有问题,他们在塑造英雄的过程中,不敢面对事实,刻意编造虚假英雄的对立面,肆意编造情节,只要碰到一个认真的人,就立马漏洞百出!
虚假的英雄被树立了,真实的英雄却被埋没了!谁还愿意当英雄呢?这才是最可怕的!
毋庸置疑,江南文化,自唐宋后,民族经济重心南迁,就占据着国内思想界的主流!对民族思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而满足于自我编造的意淫,不敢面对残酷但有效的真实,这种思想意识形态,恐怕就是明亡于清,清败于日的根本原因!
桑干学派并不伟大,就像这条河并不很长一样,我们仅仅从自己熟悉的地域开始,本着尊重客观的科学态度,认真追查一些自己能够驾驭的历史文化问题,力争研究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如果,能使我们的民族心理更加健康!我们的努力就有价值!
(本文为年8月,应河北蔚县剪纸艺术家刘海滨所邀而写)
今注这也是一篇旧文,桑干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