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一句千古传颂将自己为国尽忠,甘愿赴死的家国情怀书写得淋漓尽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零丁洋前的这番感叹也将他的为国之心长留青史。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精忠报国的岳飞在中原陷入敌手时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和他感同身受的不止我们,还有与他有着相同遭遇的“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是身陷敌人的包围,几位壮士没有选择屈服,选择跳崖自杀。其中一位壮士幸运地靠悬崖的树枝死里逃生,可晚年生活令人感慨。
“狼牙山五壮士”是被人们熟知的故事,每每读起几位英雄的壮举,都会被他们爱国情怀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感动,这才是国家的脊梁,他们是那段峥嵘破碎的灰暗天空之中照耀天空的璀璨星光。罕为人知的是“五壮士”并没有都牺牲,有一位靠着树枝活了下来,这位便是葛振林。
民国29年,“百团大战”取得胜利。第二年,华北地区的日军为报复,军司令长官冈村宁次调动10万大军,深入晋察冀进行大扫荡,妄图想要用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削弱我军的力量,打击我国民的信心。民国30年9月23日,日军集结力量,兵分三路,妄图一举歼灭晋察冀根据地的杨成武部。
日军派遣军队三千伪军包围身为易县重要的战略要地狼牙山。狼牙山只有两千由游击队与人民群众聚集的部队,形势万分危急。杨成武采用围魏救赵的计划,准备佯装攻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的日军,迫使日军回防,解救狼牙山被困人员。
计划简单,可想要实施起来特别的困难,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有一直骁勇善战的部队去管、松、甘一带攻击诱敌。为保证计划的成功,邱蔚团长最精锐的七连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接下这个任务。计划制定完成后,在我军的连环计下,日伪军果真中计,赶紧增加兵力去棋盘陀。
却没有料想到7连的战士早就先行一步在棋盘陀的必经之路上预先埋伏了大量的地雷,日军触不及防,进入雷阵,伤亡惨重。尽管7连出色地完成佯攻的任务,解了根据地的围,可是付出的代价相当的惨重,大部分战士都为国壮烈牺牲。
恍然明白自己中计的日军,不管不顾强攻7连阵地,7连的士兵自然没办法和日军的主力部队对抗,死伤惨重,不得已选择撤离。为给撤离的大部队掩护,七连指导员蔡展鹏命令六班剩余的战士紧守阵地,阻击敌人,为部队撤离拖延时间。
六班只剩下包括班长与副班长在内的五个人,他们分别是马宝林、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可他们要面对至少数百名装备精良的日伪军。争取大部队撤离的时间,五人都已做好付出生命代价的心理准备。
他们一面与敌人周旋,一面将他们引到普陀山方向的悬崖峭壁。到棋盘陀时,他们早已弹尽粮绝。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放弃,没有枪支弹药,就抱石头砸,看见他们没有弹药,敌人恼怒不已的同时又在高兴,高喊着“抓活的”接着一个一个冲上去。不愿意被俘虏的五壮士纵身跃下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只有葛振林与宋学义侥幸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逃过一劫,被救。伤势痊愈之后,两位死里逃生的壮士又选择奔赴战场。特别是葛振林,他不仅仅是参与抗战,之后还参与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
在很多人看来,像葛振林这样的功臣,晚年一定会得到周全的照顾。其实不然,葛振林晚年之时没有他们所想的任何特权,他就和一个普通的老年人没有任何不同。即便病重,老人都不愿开空调,在他看来国家还在发展,不富裕,要将钱节省在该用的地方。
他还经常去学校为同学们上爱国教育课,在校方想要给予报酬时,他严词拒绝,说这些钱该给孩子们买书。葛振林老人的一生不为名、不为利,都奉献家国,不求回报,为了国家与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先生对国家的热爱,为祖国粉身碎骨浑不怕死的精神,都让人赞叹。
他生活作风朴素,对国家的下一代关爱,即便身体不便,还是会抽空给那些敬爱他的,给他写信的人们回信。老先生的品格之高尚,让人高山仰止,其德行之厚重,令人敬佩。对于这样的老先生,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爱国之情,奉献牺牲的精神,让老先生在青年的一带身上看到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进步。
参考资料:
《石灰吟》《过零丁洋》《满江红·怒发冲冠》
《武穆遗书》《狼牙山五壮士》
《老兵口述抗战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