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翻个身,为什么就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
“有时候起床都要头晕!”
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
头晕,很多朋友多少都有经历过。
但是,你知道吗?这种头晕和耳朵有关系!
那就是耳石症,也叫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为BPPV。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眩晕只是小事,休息一下就好了,但是,耳石症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耳石症。
在中医中,并没有“耳石症”这个名称,中医的命名通常依据症状而来,因此,耳石症归属于“眩晕”范畴,也可叫做“耳眩晕”。
耳石症是发生在内耳的,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人就会出现的短暂阵发性的眩晕、眼震、走不了路等。
多发于40-60岁人群,以女性居多。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耳朵就是来听声音的,但是,它还有个重要功能——感知人体的平衡。
承担这个重要功能的,是耳朵内微小的一个成员——耳石。
耳石,有一种石灰质结石,通常是3~5微米大小的碳酸盐结晶,看起来很像一粒粒的大米,但是可不能小瞧这些米粒。
正常情况下,耳石是应该呆在前庭里的,但如果移位了,便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平衡感,从而发生眩晕。
不光天旋地转,眼珠子都会来回震动,这也就是眼震。
可能有些朋友不理解,那我就给大家简单打个比方:
平滑的山坡上,需要有台阶,这样我们才能正常的上山、下山;
而如果没有台阶,不仅上时困难重重,而且下时还会滑倒、翻滚。
耳石,就像是台阶一样,帮助我们平稳身体,这样才能正常行动。
因此,有些患者便会在起卧床、翻身、低头、抬头等改变头部位置的活动时,出现短暂的视物旋转、不稳等情况。
而严重的朋友,甚至还会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耳石症?
其实,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耳石的移位,大致可分为两类:
其一,是有继发性的,诸如梅尼埃病、偏头疼、慢性中耳炎等病症;
劳累、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过度疲劳等状态;
以及头部撞击、耳部外伤等外界伤害……
以上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耳石症。
另一种,则是无法确定病因的原发性,可能与人体的钙代谢、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总的来说,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与耳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此当耳朵出现不适状态时,便不能不怀疑肾脏的健康状态。
除此之外,风邪外侵、肝阳上扰、痰浊中阻等多种情况都与其密切相关。
人体中,阴阳的平衡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而外邪的入侵、内火扰动等都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萌生疾病。
摊上耳石症,该如何治疗?
耳石症是一种具有自限性、易复发的疾病,以手法复位为主要治疗方法,引导耳石回归它应处的位置,便能改变它导致的眩晕问题。
针对耳石症,手法复位效果是非常好的。
当然,要先判断好耳石的所在位置,可以通过各种激发试验进行推导。
在判断好耳石的所在位置后,采取相应的复位手法,便可让它回到该在的位置。
不过,有时的复位法无法一次到位,当那些“大米兄弟”分道扬镳,各自流浪时,便需要多次复位操作才能完全清理。
另外,中医汤药、针灸治疗也可以配合手法复位,会有较好的疗效。
因为,有些患者在经过复位法治疗后,虽然翻身、起床等动作时已经没有发生眩晕。
但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视物漂浮感、抬头、转头时头晕加重等情况。
针对这些症状,则可以根据中医辨证治疗,使用一些抗头晕的药物,还可以适当进行辅助前庭康复的训练。
通过中药调理气血、弥补亏虚、祛火化痰等方式,能够对症化解人体的失衡,修复脏腑状态,防止其上扰清窍,达到阴阳平衡、抵御外邪的状态,从而告别眩晕。
而在如何用药方面,则需要经过详细的辨证,再进行用药。
中医讲究的便是“一人一方”,从症状探寻病根,再从根源下手治疗,并非一味药就针对一个病的!
看完这一篇之后,有的朋友可能会疑问,“头动一下就晕,都是耳石症吗?”
这是不能完全确定的!
耳石症是属于眩晕的,但眩晕并不是只有这一种。
各种原因使前庭功能出错,都会导致眩晕,诸如颅内肿瘤、炎症、感染、中风等。
下次,我们再来谈谈“前庭功能”的问题。
总的来说,面对眩晕,我们就需要了解眩晕、摸清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