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光荣和身份的象征
我在母亲和姥爷的教育下,学会了很多的生字,看图识字已经能认识好几本了,很多看起来很难的生字,我都认识,还认识了很多颜色和相对应的生字,还有一些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生字,这些字加起来已经超过一百个了。十以内的加减法我也学会了,不用手指也能轻松应对。
我们那时的幼儿园应该叫托儿所,老师都是厂里的家属,分为大、中、小三个班。托儿所设在大礼堂北边,知青社的对面,那里是单身宿舍,有两列硬山顶的土坯房,每列有五排,每排有三个门洞,每个门洞进去后,有一个小过道,左右各分布着两个房间,每一侧的两个房间用一个火墙分隔,或者说每一侧的两个房间共用一个火炉和一个火墙,所以这个小过道的中间位置,左右对称分布着两个火炉,每个火炉直通一个火墙,这是冬季宿舍取暖的标配,每一个房间有一扇门、一扇窗户,里面可以住四个人。
当时这十排单身宿舍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就没有住满过人,仅仅在靠学校的第一排房子住着几个单身职工,在这排后面的一排房子是厂里的理化室和最早的医务室,后来理化室搬到了厂区,医务室则搬到了新疆的、医院。靠厂区的第一排则是保卫科的办公室、蔬菜店等,最后一排住着两户厂里的已婚职工。
而幼儿园则开设在了靠学校那列的第三排,就是在理化室的后面那一排,理化室的排风扇直对幼儿园的小操场,这样的设计严重不符合环保理念,但在当时,也没有人会有这样的观念,也更没有人会想到这样的事情,所以,也就是有了幼儿园的小操场上有一个理化室排废气的排气烟道,这个排气烟道装在了一个和房子一样高的铁架子上,而这个铁架子则成了我们攀爬的玩具,甚至,在冬天,还发生过有小朋友会用舌头去舔这个铁架子,把舌头冻在上面的事情。
幼儿园占用了一整排房子,而且还在排房的两头修建了,和前面一排房子连在一起的围墙,把房前的空地就圈起来了,这样就形成了幼儿园的小操场,这个操场一直没有铺装,是个纯粹的土场子,只是在靠近教室门口的地方,铺了一些红砖,这样在雨雪天气,不至于小操场太泥泞。
幼儿园有前后两个门,靠近厂区的是前门,也是大门,是两扇包着铁皮的木门,后门是靠近学校的一侧,是个包铁皮的小木门,平时都是锁着的,而前门则是常开的。
在幼儿园的前门口,还有一根水管子,可以供幼儿园和这几排宿舍的用水,这个管子的开关设置在离地面近两米的高度,可能是为了防止我们幼儿园的孩子玩水,而特意把开关设置的非常高,所以小朋友要接水,必须由老师带领着去,才能接到水。
我到幼儿园直接就进入中班了,中班当时设在幼儿园大门进去后,从左手第一个门洞里,进了门洞,在右手的第一个房间,右手第二个房间,是小班,这里面都是婴儿床,是供小班孩子睡觉用的。左手第一个房间是大班,第二个房间是库房,里面放了很多玩具。
宿舍的房间都很小,就十几个平米,非常的狭小和拥挤,后来经过房产科的扩建,把中班和小班的教室和隔壁的教室打通,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教室。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正在上中班,教室打通后,在原来隔墙的位置,也就是屋顶、两侧的墙壁和地下,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沟槽,地面整个用水泥做了地坪,把地下的沟槽填平了,而留在屋顶和前面上的沟槽处理起来却很困难,但是也难不倒房产科的叔叔,他们用了三块和沟槽一样宽的木板,把沟槽填平了,又刷上了和墙面一样的石灰浆,这样一来,平整的木板和周围的墙体就严丝合缝了,再加上新铺的水泥地坪、新粉刷的墙面,虽然只是个土坯房,但档次一下就拉上去了,拿现在的话,就是颜值一下高了很多。
紧接着,厂里的木工房的叔叔又用长约2米、宽约30厘米整块木板座椅了几条长板凳,靠着教室四周的墙,这样小朋友们就可以围坐成一圈上课或者做游戏,我记得这样做,做得最多的游戏是击鼓传花,谁输了,就出个节目,当时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才艺啊,大多数女生还能唱个歌,我们这些男生基本上都不会唱歌,就只有学狗叫或者猫叫,还有人学驴叫。
脚踏风琴,外形似钢琴。网络图片。
中班每天上课主要是各种游戏和活动,还有音乐课,我们幼儿园有一架风琴,样子和钢琴一样,就是小一点,我一直以为是钢琴,直到上高中后,我看到了真正的钢琴,才把两者区分开来。这种琴是立式的,外表是黄色木纹的本色,两边各有一个铁质的提把,可以方便地移动和摆放。每次上音乐课的时候,看着老师熟练地弹奏着“钢琴”,听着悠扬的琴声回荡在教室里,从内心深处悠然生出一种崇拜之情,觉得老师太厉害了,太牛了,居然会弹钢琴,那么多黑白相间的琴键,靠十个手指就能弹奏出一首首好听的音乐,而且还能和着音乐唱歌,或者和着音乐教我们唱歌,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现场演奏的音乐,觉得好神奇啊,心想,我一定好好学,以后也要学会弹钢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和我一样,认认真真跟着老师学唱歌,教室里传出我们稚嫩的歌声,在幼儿园的小操场上回荡,如果是夏天,门窗都开的情况下,站在大门口都能听见,我们上课的时候,有些家长偶尔会来观看,或者说是参观。当时的治安非常好,再加上是厂矿幼儿园,幼儿园和车间、科室一样,也是厂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和老师都是厂里职工,相互都认识,也不存在什么人贩子拐骗小孩子的事情,所以家长来幼儿园参观,看看自己的孩子上课的情况,也是非常正常的。
那时的幼儿园也不像现在的幼儿园,门口有拒马,有保安,那时的幼儿园即使是上课的时候,大门也是开着的,但一般人也不会随便进入,打扰孩子们上课。更没有给幼儿园配备保安人员,或者在大门口放上拒马等硬质隔离设施。
在课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小操场玩,也可以在教室玩。自从教室的水泥地坪做好后,我们小朋友就充分利用它来玩耍,因为水泥地坪在那时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且看起来也比较干净和整齐,所以,有些孩子就在地坪上爬或者打滚,还有些孩子跪着走路,压摞摞,每天把身上弄得都很脏,甚至把衣服袖子和裤子都磨破了,家长给打上了补丁。所以,我们这些中班的男孩子很多衣服和裤子上都打着补丁,家长和老师看到我们这些在地上嬉闹的孩子,都会从嘴里蹦出来一个字“费!”
我其实本来不费,但受到环境的影响,也费起来,首先就是裤子前面,因为在地上爬,磨烂了,打上了两个大大的补丁,接着,衣服的袖子也拦了,也打上了补丁,家长们都会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再费了。”可孩子们哪里会听啊,依旧我行我素,该爬还爬,该滚还滚,该压摞摞还压摞摞,所以有些孩子的衣服上会补丁摞补丁,但依旧不会降低孩子们玩耍的劲头,孩子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也不会产生自卑感或者其他不好的思想,只要高兴,穿啥不重要。我在上幼儿园以前是从来没有穿过补丁衣服的,毕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怎么会让我穿补丁衣服呢。但是,自从上了幼儿园,我的衣服裤子开始打补丁了。因为我的衣服购置每年是有计划的,因为我的衣服是母亲自己做的,而布料是凭票供应的,每人每年就那么多。
一般来说,我的外衣一年一套,主要是秋冬外套,春秋的长袖衬衣和短袖衬衣也是一年一套,没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些衣服都能穿一年也不烂,还能给亲戚,但是上了幼儿园就不够穿了,还要再多做一套才能够穿,而且都要打补丁。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在地上爬啊、滚啊的,甚至用膝盖走路,好像都是被裹挟的,只有一个大点的孩子这么做,其他的孩子就跟着做,也不管为什么,也没有人命令或者拉着你去做,但大家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人带头,大家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