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关于宣纸需要保密的部分,却正是我们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宣传的。现在要宣传宣纸的相关的一些知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真正宣纸,使用正宗的宣纸,同假冒伪劣作斗争,而不是一味地“保密”。不知真货,哪识假货呢?历史上,有很多外国人欲窃取宣纸技艺,仿制宣纸,但从未制出真正的宣纸。宣纸作为一种传统的特种手工艺纸张,自初始制造时起,就名重艺林,因而对于它的生产技艺,制纸者一直秘不示人,旧时偶尔问及,也是诲莫如深,外界人士一直对此扑朔迷离,觉得神妙莫测。外人盗探我国宣纸制作技术的活动自上世纪中叶起持续不断,有案可查,见诸文字史料的有这么几次:英人白恩首开宣纸窃密之例。清光绪三年()4月1日,根据光绪二年()签定的中英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芜湖海关正式开关。开关不久,芜湖海关派出情报人员便到泾县打探宣纸的制作过程。在年芜湖海关关务报告中,税务司白恩写到:“泾县西南八英里许,有村庄甚多。傍山之谷,皆造纸之所。其制法采取檀树皮、桑树皮及表杆洗濯多次,加若干石灰而煮之,复行洗濯,于是终年陈于山麓之空地,以候其干、……”并将配料方法和制作全过程作为科技机密情报,呈报给总税务司赫德。光绪三十二年(),日本国又有人来到泾县,费尽心机地在泾县宣纸产地弄了一些青檀树枝,特请大学植物系教授鉴定,但因日本不产此树,因此未认树枝是何种何属,只得告罢。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多次派遣特务深入皖南,搜集了一些泾县的青檀树籽,运回日本精心种植,因气候,土质等条件不尽相同,所以,生长出来的檀皮质量低劣,用之也未制造出高质量的宣纸。新中国建立后,不少国家用现代科学手段化验出了宣纸所含的各种成份,许多公司并竞相仿制。到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某些外国为了能制造出真正的宣纸,采用了多种手法,千方百计地套取有关信息和资料。非但如此,他们还处心积虑地企图深入宣纸产地直接获取第一手情报,如某国就曾于年派了一个“造纸工业考察团”前往安徽泾县有关厂家参观考察。其中有人顺手牵羊地“牵”走了一些生产原料,带回国反复研究,但仍未果。原因何在呢?经我国专家分析对比,发现他们的“宣纸”中又多出几种矿物质,而矿物质的来源就是来自当地的造纸用水。真正的宣纸技艺没有泄密,也不可能泄密!由是而论,宣纸尽可从形制上仿制,但真正的宣纸只能是产于安徽泾县,别且不论,仅水一项的不同就使仿制宣纸不能与宣纸真纸的质量、韵味等量齐观,更何况还有其它多种因素呢!外人尽管能够仿制宣纸,但永远也无法满足宣纸生产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三个条件。这里的“天时”,是指宣纸真纸需要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中生产出来,才能使其质量达到最佳,任何外地无法具备与泾县相同的特定的气候等环境。这里的“地利”,是指宣纸的生产需要主要包括有特定微量物质元素含量的水资源条件和其它资源条件等,只有这些特定的各种资源条件的充分满足,才能使宣纸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佳。这里的“人和”,是指宣纸的生产需要掌握特定技能的专门工人去操作。在宣纸生产的工序中,至今大部分仍然是手工操作,这些手工操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无穷奥妙之处,非经一定时限的实际操作是无法悟出其道的。因此,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宣纸,掌握技人的条件又是一个关键。除此而外,还有一道关键的真正秘方,那就是“纸药”,包含但不仅限于“分张剂猕猴桃汁”在内的添加剂组合,各厂都不相同。这也是为何不同的厂家“都是按国标标准生产出来的,纸张效果却不一样”的关键原因所在。宣纸千年不泄密之纸有“纸药”总之,传统意义上的真正宣纸,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条件的和合,缺一不可。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宣纸自我保护的三道屏障:一道是天然屏障,即原料、药料和水,这是不可能完全替代的,任何外国和外地是无法设置这些条件的;一道是技术屏障,即手工操作的微妙,即使部分流水作业是机械化甚至现代化的,但生产宣纸的关键环节还是要依赖手工,其奥妙和精髓非代代相传,长期实践而不可得;还有一道就是人文社会屏障,这主要是泾县宣纸经过长期的使用检验,人们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心理认同,只有泾县的宣纸才是正宗宣纸。最近5~10年来,尽管某些外国人已经不再去窃取宣纸生产技术,但来自国内的仿制宣纸、“准宣纸”却冲击了我国传统真正宣纸的口碑,给我国宣纸的名声在国内、国际造成一定的影响。当今,宣纸手工制作技艺已经被泾县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无泄密之忧,然,作为曾经奋斗过来的业内劳动者们,大家的内心依然保存这一段浓浓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