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在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曲中,有相当数量作品的内容是有关“咏物”的,即描写事物题材的。这些咏物古诗词曲,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以物明理,或写物说事,或述物寓意……于谦,(年-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十九年(年)登进士第,曾任少保等职,世称于少保,明代军事家、文学家,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平素极为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敢于直言,常招致他人忌恨。一、尽职鞠躬尽瘁宣德元年(年),于谦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明英宗时,在其入京觐见没向权臣王振送礼,而遭诬陷下狱,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又称“土木堡战役”、“土木堡之变”,指明正统(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十四年(年),明英宗第四次北伐时,率明军在土木堡与绰罗斯·也先统领的瓦剌军队对战,最终导致明英宗战败被俘的历史事件。常清君注)后,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后,于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首领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明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天顺元年(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二、以石灰自比自喻
常清君这次解读点评的是于谦的咏物诗《石灰吟》(此诗多次入选语文课本):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按惯例常清君先解释一下其中字词: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千锤万凿:也作“千锤万击”或“千鎚万击”: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等闲:平常,轻松。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比喻高尚的节操。先来看诗歌前面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是描写石灰的开采、冶炼、煅烧等过程,既有客观描写,也有主观抒情,意思是说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冶炼煅烧当作很平常的事情。有关石灰石的开采和冶炼,据常清君的了解,一般是先将含有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弄成比较小的块状,以便其在煅烧炉里冶炼时,燃烧得更快、更透,而在煅烧冶炼石灰时,温度会达到甚至超过摄氏度以上。写到这里,常清君联想到了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的咏物诗《竹石》中的两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首诗在遣词造句和意境含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感兴趣的网友,请阅读常清君发布在百家号上的另一篇原创文章《清代郑板桥的这首咏物诗,不仅传神洒脱,还极富人生哲理》,链接如下:清代郑板桥的这首咏物诗,不仅传神洒脱,还极富人生哲理常清君还想到了《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练就的火眼金睛。三、褶褶生辉的一生
再来看诗中最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说即使在冶炼中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世间。这是描述的石灰石经过开采、煅烧、冶炼之后,而成为石灰粉了。写到这里,常清君又联想到了宋代文天祥的那首《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实无论是描述的“清白”也好,还是描述的“丹心”也好,都是作者借此表白自己的人生信仰和追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两诗句,其他版本也有将“粉骨碎身”印做“粉身碎骨”,将“浑”印作“全”,将“怕”印作“惜”的,两种版本倒几乎不影响此诗的本意。纵观于谦的一生,这首《石灰吟》(于谦还曾写过另一首咏物诗《咏煤炭》,常清君将在另章解读点评)不仅是对开采、冶炼石灰石的客观描述,更是对他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
常清君云:清白自留世间赞,是非留待史册评。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