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格局强调人对地区环境关系的整体认知。结合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关于“意象”的解析,自然环境中的意象由客观环境和人们集体的感知作用共同产生,其中人们集体感知作用又包含集体共同积累的历史文化和相同区域生活中形成的相同具体感知所组成。由于古代社会相对闭塞,因此区域自然环境中被感知的主要对象是生活中视觉所涉及范围内的显著空间标志(山川)和交通要道上途径的重要关键节点(关隘、渡口),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前者尤甚。
洛阳地区群山环绕,四水汇流的环境特征,为洛阳都城及区域营建提供了良好的山水形胜条件。自西周始各时期的古籍记载中,基于洛阳自然环境出现了大量洛阳形胜的描绘,对其中部分进行了整理发现,早在西周时期便基本构建了对“天下之中”洛阳自然环境意象格局的认知框架,至东汉则基本成熟,并延续至后世。
地图是古人进行人居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凭借。由于勘测技术的限制,古代地绘制依据多源于古人对环境自然格局的认知。舆图所表现的自然环境在数值上虽不精确,但直观表达了古人对环境山水形胜的理解。东汉至北魏时期的洛阳历史久远,已难找得当时的相关地图。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五年出版的大型百科全书,收录、整合了大量前人古籍,故其内容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其之前时期的认知情况。图中清晰的展现了古人关于洛阳山水形胜的认知。虽然与四周其它山脉相比,城市以北的邙山相对低矮,体量也不算大,但却由于其对民众生活的特殊性,被描绘成体量 ,山峰最为集中的一处山脉。崤山、熊耳山、嵩山等山脉,则因距离原因造成视觉限制,空间形象多以独立山峰的形式呈现,因而被归纳为多层次的数座山峰。其细致程度又以可见性区分,依次为嵩山、熊耳和崤山。
同时,舆图也印证伊洛渡涧四水是人们对自然环境水系认知的主要对象。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洛阳城位置与隋唐洛阳城原址接近,因而与之相对的伊阙关成为画面的中心,这也体现古人往往以自身区位作为基准点,表达区域山水形胜关系。
由于《河南府总图》仅对其中部分山川进行了命名,因而笔者在《洛阳山水形胜》图中对自然环境中空间标志和关键元素命名之时不仅参照了相关古籍,还依汉魏洛阳都城为基准点,选取了多个人视高度的取样点进行视域分析,叠加后得到了历史时期洛阳主要区域对周边环境的可见情况,以提高命名的准确性。
中国古代对环境整体意象格局的应用认知理解主要体现在风水学。风水概念最早在伏羲氏时期就有了萌芽,而“风水”一词则最早出现于西晋郭璞所著《葬经》中,该书主题为“得风藏水”。剥去其中迷信的成分,“风水术”或“堪舆学”是关于中国古代住宅、城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选址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其实质是对自然地理环境做出评价、选择,并采取措施而达到避凶纳福的目的。风水格局是基于风水观念对城市与周边山水环境空间关系的描述。
在风水观中,昆仑为天下主山,在中国延伸出北干、中干、南干三支。洛阳位于中干之上(秦岭)〕。四周山川环绕的自然环境,则为汉魏洛阳都城提供了典型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
对象是洛阳自然场所具备的意义,即其为城市、区域营建提供的场所精神。不同时期的营建活动实际是将这些意义揭露出来并具体化。场所的研究包含空间和特性两个方面,对于存在于其中的人,在感知上则称之为方向性与认同感。
(1)空间
场所空间不是单纯的几何关系,而是理解其中存在的具体意义。自然场所的空间由大地、天空和边界共同构成。其中最重要的边界元素是山脉,亦或理解为地表不同程度的起伏状态,它们是大地和天空的结合,作为不同尺度场所的边界起到界定空间和创造方向性的作用。
对人的尺度而言,伊洛河下游平原实际是一个被邙山、崤山、熊耳山、嵩山限定的超大尺度的包被空间。平坦广阔的平原对个体人的生活而言很难提供具体的空间参照,却强化了其周边各山峰作为显著的空间标志。同时为封建王朝都城及区域的营建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参照坐标。
邙山与嵩山起伏状态之间显著的反差形成了区域鲜明的南北方位关系。北部邙山低矮,顶部起伏微弱,形成平缓整齐的平原北侧空间边界。而南部嵩山主峰高耸,地势整体起伏多变,平原南望则有明确多变的空间边界。因而都城营建依靠着尺度亲近的邙山,南部起伏多变的嵩山山脉,则提供了山峰、山谷、山网等各类特殊空间节点,为都城与区域自然环境之间空间超尺度轴线的营建提供参照。这一特质满足都城营建的礼乐秩序和追求“天人感应”的皇权理念的需求。
另外,在这样超尺度的盆地环境中,水平和竖向尺度规模都远超普通建筑的皇城宫殿,能够产生场所强烈的向心性,成为环境的中心。当人们进入到平原之上,皇城中高起的宫殿、门阙便会成为方向的指引。此外伊洛河及其它河川径流也会为都城区域内的各项营建活动提供结构骨架和方向性。
区域中其它城邑往往也多依河而建。河流的方向性、周边山体中山峰、山谷提供的具体空间坐标及河流与周边山体界定出的空间范围是这些城邑的空间营建条件的,往往也影响了这些城邑的结构和重要标志物的营建。如邙山、黄河之于平县、平阴,崤山、熊耳山、洛河之于宜阳,熊耳山、三涂山、伊河之于陆浑,邙山、嵩山北段、洛河之于巩县,亡仔山、洛河之于偃师等。
(2)特性
自然场所的特性是场所中自然环境所展现出的被人们所认同的意象性,其通过整体环境所展现出来的综合氛围以具体的表达。整体理解的环境特性不仅仅包含地表的起伏状态,还包括不同地表具体的肌理特征(如岩石、土壤、植被、水等)、太阳光照或者时间周期性的变迁对自然物的作用等。此外,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性不仅仅取决于场所自身的整体环境,还与前人己经存在的认知,即“集体记忆”息息相关。
人们对环境特性的认知往往与在其中发生的具体生活息息相关。本节以古人生活的四个基本行为类型行、望、居、游以及葬这一重要的日常礼仪活动出发,分析洛阳不同自然环境要素在东汉至北魏时期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特性,并探讨其与人们对环境意象认知的关联。另外,诗有办法将科学所丧失的整体性具体的表达出来,因而本节结合大量的古代诗词作品,跨越历史的鸿沟以感受当时真实的生活情境。
(a)葬于北邙
殡葬是对逝去的人追思的一系列文化礼仪活动,以显示其一生厚重的意义。皇室贵族和普通民众都十分重视殡葬文化,而陵墓则是这一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平缓的顶部,被水冲刷形成的沟壑纵横的陡峭边缘,结合附着的厚厚黄土,亡区山所展现出厚重的形态特性与修筑于之上的古代陵墓的形态特征十分类似。邙山如同一个巨大的基座,天然的抬高了陵墓的高度,提供了陵区开敞的视野,平台的顶面又为陵墓的修建提供了平坦的空间。
邙山上还遍布大量的松柏,松柏是古代陵墓环境的主要植物,常绿象征着故人的永恒。平原北望,如林海般的松柏中,大小陵墓与山融为一体,亡日山因此成为平原生活的人民对故人思念的环境寄托。而踏入邙山,众多的墓家和苍郁的松柏又营造出悲凉、哀愁的氛围,不断增长的家和松柏也见证着洛阳朝代的更迭。正因如此,在古时描写邙山的诗词之中,与之搭配的动词更多的是“归”、“还”,以象征其作为人民心中百岁之后的归处,而论及邙山之景时所言也多以“寂寞”、“生死别”、“鬼魅愁”等感伤的情绪为主。
(b)行于崤函
行,道也。作为长安与洛阳间的通行要道,崤函古道的险要源于古道周边崤山自然环境给予行人视觉印象以及行走于其上的具体感受。崤函南北古道最为险要部分均分布于古人所称的石崤山周边,石崤山是崤山中段中山集中区向砍石地区的延伸部分。高耸、陡峭的众中山山脉与行人来自的长安或洛阳区域的平坦地理环境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反差,石质山体的峭壁在阳光的照射下明暗对比强烈,强化了视觉上重岩叠嶂的感受,而部分高耸的山峰消失在云层中又增添其神秘的氛围。
对于行人而言,崤函古道两侧绝岸壁立,南北朝以前还遍布高大的松柏,行走其间几乎不见头上的日光’,形成阴森密闭的道路氛围。同时,南北古道均处在山谷之中,暖湿气团遇山体阻隔向上爬升易产生降水,又与西北来的干冷气团相遇,因而这片区域还是豫西山地的暴雨中心之一么。经常遭遇突发的暴雨提升了古道的通行难度,也更加强化了人们对崤山的险峻认知。描写崤山的古代诗词作品都由其险要的特性展开,自晋到唐,崤山的意象无外乎“崄沚”、“危岨”、“险涩”、“巨防”等。
(c)望于嵩岳
作为平原南侧边界的嵩山是洛阳地区整体结构上最重要的时空参照。由于洛河以北的区域是人们认知中洛阳的主体,因而在不同时刻、用不同方式“南望”是洛阳绝大多数人们认知巍峨的嵩山山脉的主要方式。“峻极于天”的嵩岳与平原形成强烈反差,屹立在平原的东南侧,并与朝阳一并预示着平原每一个清晨的到来。当天气晴朗或临近攀登时,可见嵩岳“有岩其峻”、“嵩崖岩岩”的岩石肌理,突显其山体的峻峭;云层密布之时,又见“云映嵩山峰当户墉”和“嵩山云静对行台起”的高远山景;嵩山之景还预示着季节的变化,早春来临万物复苏,嵩山却依然是“嵩山高雪尚残”的景象,
而“月明直见嵩山雪”又是“天津桥下冰初结”时的早冬之景。嵩山将各种自然现象物质化,形象化,从而突显环境具体的情景。多变的气候也为巍峨的嵩山岳营造了如仙境的意象,使得其成为佛道宗教的胜地。
(d)居于洛水
与威严、静止的山脉不同,亲近、流动以及对周边物体的反映和组织是水的物质特征。洛河与洛阳人的居住生活息息相关,其向人们提供生活物资、便利的交通以及优美的水岸环境。与南部嵩山作为平原整体结构的空间参照不同,洛河中不同规模弯曲的河道、水中的滩涂、水岸的各色风光在广阔的平原中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具体的空间方向和参照物,城市的街道、农田的灌渠都与洛河或者由洛河引申出的支流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正因如此,人们对洛河的认知丰富且细致。文学作品中洛河景色存在于每一个季节,存在于花前与月卜,对洛河的感知也不仅限于洛河视觉上的美景,还有“醉卧高听洛水声”的听觉体验。浑浑东流的洛水更被寄予情感的色彩,成为人们心中时光变迁、历史流逝和神话人物的象征。
(e)游于伊阙
不同于崤山的险阻和嵩山的巍峨,伊阙山的尺度是宜人的。伊阙山不算高大,但伊川过双阙的景色足以凸显其壮丽,而在不大的区域之中,山峦、河川、岩壁交相辉映,又为自然景观的发掘和人工景观的营建提供了丰富的环境素材。与“行”相比,“游”不止于穿行,更在于有“看”与“停留”的价值。在空间视觉上,诗词作品中“相望”、“相对”、“俯伊川”等词汇都体现了伊阙山存在北望都城,南望三涂,两山对望,俯瞰伊川等多种视觉关系,为游人停留和人工营建提供方位的参考。
而在表面肌理上,石灰岩强烈的节理、葱郁的树林与平静的水面相互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月”、“落日”、“云”、“雨”等环境要素的变迁则更细致的刻画了伊阔不同时刻的场景。正是因为整体环境己经形成鲜明的场所特性,伊阙山的人工营建也多顺应其自然特征,如石窟融于岩壁,寺庙点缀于山林。
以“要素——整体”这一逻辑脉络展开研究,探讨了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自然景观系统中各子系统(山脉、河流、植被)所呈现出的景观特征,并从多个角度,综合解析了区域自然景观系统的总体特征。
①山脉方面,通过将乾隆《河南府志》中山脉部分集大成的文字记载图示化,结合北魏时期地理著作《水经注》等,表明古人对区域各山脉结构及主要山峰的认识。
同时,再运用30m分辨率的高程数据展现各山脉真实形态,并辅以大量当代研究,阐述了洛阳区域中各山脉对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人类系统及社会系统的影响。其中邙山、嵩山对区域中心—伊洛河下游平原起到北南二侧的围合作用,并提供主要的空间参照坐标和南北方向连通外部的孔道:崤山、熊耳山则与其走向一直的涧河、洛河、伊河一起,成为区域西侧、南侧主要的交通通道;邙山、崤山与熊耳山的东北部、嵩山北部则与伊洛河下游平原、伊洛河河谷平原一起,成为区域城市、农业等经营活动的主要区域:嵩山山脉的中山部分、伊阙山附近由于优美的环境基础,则成为区域山水开发的主要对象。
②河流方面,同样结合古籍与当代研究,阐述了伊洛瀍涧4条区域主要河流的结构特性以及各自在东汉至北魏时期在水源、运输、物产、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如在线性空间序列方面,洛河、伊河、涧河都展现出由中山林地流向平原的空间分布特点;水源选择方面,涧河、瀍河较之洛河、伊河有地势之便,却又不如后两者水源充沛;洛河、伊河是区域联系天下各处最为重要的水运交通途径,而与涧河河谷大量重合的崤函古道,则是当时洛阳与长安联系最为重要的东西向通道。
③植被方面的研究则着重探讨了区域的原生植被条件,并阐述了自秦开始至探讨的北魏时期,人类生活生产和都城区域各类经营活动是如何动态的影响区域的植被分布与类型。
区域自然景观系统的特征是在整体视角下的总结性归纳,分为自然环境视野下的天下与区域、区域自身条件以及区域与人的关系三个方面。它们分别体现出洛阳之于天下在文化意义上的中心属性和战略意义上的优势地位;洛阳本身区域为城市、农业、水利、园林等营建活动提供的各类基础条件;洛阳区域自然环境在东汉至北魏时期区域人民心中的意象格局及其形成的文化原因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