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中的山川湖海都有自己的模样百度百

他们眼中的山川湖海都有自己的模样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明代的咏物诗有哪些吧。

《核舟记》

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石灰吟》

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朝天子·咏喇叭》

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曲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全曲借物抒怀,活画了宦官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金明池·咏寒柳》

抒发了“美人迟暮”之感

《金明池·咏寒柳》是明清易代之际的柳如是所写,为诗人离开陈子龙以后感怀身世之作。作者明言写柳而暗射其人生的遭际,借回忆过去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固贞执守,通篇读来凄楚动人,抒发了“美人迟暮”之感。

《一剪梅·咏柳》

从人、事、物三者观照中哀伤家国之亡

《一剪梅·咏柳》是明末清初词人夏完淳所作的一首词。物,无情之柳年复一年,“才过西风,又过东风”,落絮枯黄,逢春又发;事,故国倾垮,似水东流,“剩粉余红”,触绪神伤。人,生逢哀世,目睹先朝犹如“昨岁陈宫,今岁隋宫”一般,重演历史悲剧。物之无情,益托出人之一片苦情;物之无情,此时点缀“陈宫”,彼时点缀“隋宫”,尤显现出忠爱痴情的无以排解的凄楚。

《满江红·咏竹》

赞扬竹子的高贵品格,寄情于诗

《满江红·咏竹》是明代词人陆容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以满江红作词牌名。原文: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象祠记》

说明君子修德的重要性

《象祠记》为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所作。王守仁认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象之所以最后受到感化,正说明舜的伟大,从而说明君子修德的重要性。这也是作者一贯倡导的“致良知”的具体例证。

作者:羽洛宸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