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概念之物质科学一

空气、水部分科学概念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它占据一定的空间。

2.水:在常温之下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3.水的蒸发: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4、水蒸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5.水蒸发快慢的条件:温度的高低;水的表面积的大小;水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6.溶解:高锰酸钾能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如果水分子不减少,高锰酸钾就不会自行沉淀出来。

7.溶液:水里溶解了什么物体,就叫什么物体的溶液。

8.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消毒。

9.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10.风: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

11.空气的成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氦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12.氧气: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气体。

13.气象观测的主要仪器:百叶箱、风向杆(风向标、风杯)、雨量器、蒸发皿等。

14.水的三种形态:液体形态的水、气体形态的水蒸气、固体形态的冰。水有一定的体积,但随着容器的变化而变化。水蒸气的形状和体积随着所盛容器的变化而变化。冰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15.熔解:从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

凝固:从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

汽化: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水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升华:冰直接变成水蒸气。

凝华:水蒸气直接直接变成水蒸气。

16.云:陆地水和海洋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受热后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便凝成小水点或小冰品,浮在空中。

17.雨:云在随风飘动过程中,小水点不断凝结、碰撞合并成较大的水滴,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时,就从云中降落至地面或海洋。

18、雪:当高空中温度较低时,水蒸气在空中直接变成固体的小冰晶,降落至地面或海洋。

19.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原因和过程:江、河、湖、海中的水,吸收了太阳光的热,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后者在空中受冷凝结成云,又变成雨、雪落了下来,回到陆地和海洋。落到地面上的雨、,有的蒸发了,有的流进了江、河、湖、海。水就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在海洋、天空、地面之间循环运动着,这叫做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0.人工降雨:根据不同的云层,撒入适当的化学药剂如干冰、碘化银、盐粉等作为冰冻凝结剂,就能加速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增大凝结成雨、雪降落下来。

土壤、岩石部分科学概念

1.土壤的成分:沙、粘土、腐蚀质、水分、空气等。

2.土壤的种类:沙质土壤、粘质土壤、壤土。

3.花岗岩:花斑状,岩粒组,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矿物质组成,有白、黑和肉红或淡黄等颜色。很硬,用小刀刻不动。

4.玄武岩:黑色或暗褐色,颗粒密而细,坚硬,常有圆形或接近圆形的孔洞,有的表面有杏仁状的斑点。

5.砂岩:由粗或细的沙粒构成。黄色、灰色或绿色,很硬。

6.砾石:由一粒粒大小不等、圆状或接近圆状的卵石构成,也有的由带棱角的碎石构成。

7.石灰岩:俗称“青石”,灰白色或灰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遇盐酸起泡。

8.煤的形成:大约在二三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又湿又热,植物长的非常茂盛,形成了大片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大批森林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被埋在地下的树木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逐渐变成了煤。

9.石油的形成:是由古代时代生物的遗骸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

10、火山的形成: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会沿着岩石的裂缝上升侵入岩层之中。有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形成岩石,有的岩浆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11.地震的形成:火山活动,地壳中岩层的断裂的陷落等都会引起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地幔的软流层当中。

声、光、热部分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发出振动产生的,固体.气体液体的发声都与振动有关。

2.物体振动的情况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如尺子伸出桌子的边的长度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低,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高。

3.声音的传播:声音能向四面八方穿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4.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固体.液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比气体大,如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脏跳动情况,就是利用固体比气体传声本领大的原理。

5.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通电的灯炮、点燃的蜡烛、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6.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7.光的反射:当光到物体表面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反回来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如灯光照在书本上,光又从书本上反射到我们眼里,使我们能看到书上的字。

8.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不同。表面光滑,浅色(白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大;表面粗糙的则相反。

9.彩虹:夏天,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天空,有时能看到一条弧型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彩虹。

10.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雨过天晴阳光斜射在小水珠上,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11.热传播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辐射。

12.热传导:热从较热的一端沿物体一直到较冰的一端的现象。

13.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之间不段循环流动,使湿度刍于均匀的过程。

14.幅射:在阳光下人们感到热,这种热是从太阳这个发热体直接射出来的,热方式叫幅射。

15.液体,气体,固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热胀冷缩是一般物体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16.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17.温度表:温度表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表有:玻棒式温度表、壁挂式温度表和体温表。日常生活中,一般用摄氏度表测定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如水沸腾时的温度可读作摄氏度;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前用“—”号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