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www.xxzywj.com/npxqb/npxyy/1770.html初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化学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21.(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1(1)写出仪器名称:①,②。图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写字母代号);若用K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3)若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作为制取气体的其优点是。(4)用图1中的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②。(5)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G中的石蕊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H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5分)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①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②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1所示分开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其中蘸水的棉花球燃烧的原因是。(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证明,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这两个实验的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3)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2所示),观察到火焰缓缓熄灭,他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原因:23.(8分)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的目的是。(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4)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Y是溶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