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失误解析解题绝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中考必考的重要知识,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压轴大题往往以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为背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将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混合物、实验探究、图表数据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科学规范的表达能力。学生在综合计算题上失分较多,反思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不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而计算题的关键在于化学方程式,这一步错了,最后的答案肯定对不了。2.学生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就是方程式提供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如果相对分子质量算错,后面只能是一错再错。3.学生不能很好的提取出题中有用的信息,确定参照对象,对比分析找出恰好反应的一组数据进行计算。4.学生不能很好的把题中的化学反应与图形、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出现的有关错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反思,总结出如下的解决对策:一、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的计算题此题型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有关实验数据或化学量之间的关系,要求根据表格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使用数据来解答问题。解题关键在于确定参照对象对比分析那一组数据恰好完全反应,再进行有关计算。: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的组成,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该合金粉末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⑴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金属锌的质量。⑵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比为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⑶所用合金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此题要求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合金与稀硫酸正好反应的质量比,而此质量关系题目中三次实验都没有给出,要通过对比分析确定。“第一次”与“第二次”实验比较,合金质量为10g,增加稀硫酸的质量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均为0.2g,表明此时硫酸过量,而合金中的锌反应完全;从“第三次”实验数据看,合金质量为20g,若硫酸足量,应产生氢气0.4g,而实验只产生0.2g氢气,表明此时合金过量,而硫酸反应完全。可见合金质量为10g,硫酸溶液质量为50g时,其中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即质量比为10g∶50g=1∶5。二、分析函数图像的计算函数图像题一般是把化学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抽象,通过图像的点、线反映物质间的变化情况。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将函数图像中的一些数字信息转化为计算的依据。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求:(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析:从曲线上可以得出“当加入22.2g氯化钙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0g沉淀(该沉淀是碳酸钙)”。此类试题重在考察重点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关键点(开始和结束时)物质的质量以及化学反应的具体发生情况。三、融阅读材料、实验数据、信息给予、化学计算于一体的综合性题目解题关键在于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选出解题的突破口,充分运用好质量守恒定律,把一-些数字转化为计算的依据。解题关键在于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选出解题的突破口,充分运用好质量守恒定律,把一些数字转化为计算的依据。我省境内的白石山,因其石灰石呈白色且含杂质较少而得名,是国家级石灰岩结构地质公园。某化学兴趣小组从白石山采集来一些样品,进行了下列实验:取4份质量不同的石灰石样品,分别与27.0g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所取样品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试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此题通过不断改变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由剩余固体的质量来判断与等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时,稀盐酸何时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时有剩余。解题时以实验1为参照物,分析随样品质量增加,剩余固体质量的增加情况。分析如下(稀盐酸的质量均为27.0g):从上表不难看出:每增加1.0g样品,剩余固体实验1、2、3增加的量是相等的,实验1、2、3中石灰石样品中CaCO3已完全反应0.1g为杂质,也说明实验4中石灰石样品过量。另外,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发生那些化学反应,属于那种类型的计算,需过程。本文由初中化学大师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