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孙双林记红光糖厂对林甸糖厂的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今年的十一月份,恰逢林甸糖厂开机投产试运行四十周年。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下旬,林甸县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业项目林甸糖厂。经过全厂干部职工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加巧干、起早贪黑拼命干的共同努力,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建成投产。创造了全国中型糖厂建厂时间最短的奇迹,得到了国家轻工业部的肯定和表扬。

林甸糖厂的建厂速度之快,在同期被批准建设的五个糖厂中是第一位的,之所以能够取得糖厂大会战的骄人业绩,是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正像有的同志说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例证。

在林甸糖厂建厂会战、生产发展中,让林甸糖厂人难以忘怀的当属老大哥厂、师傅厂黑龙江省红光糖厂。红光糖厂是黑龙江省六大糖厂之一,是前苏联援建中国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林甸糖厂建厂初期,红光糖厂对林甸糖厂的建厂会战、设备安装、职工技术培训、生产经营与管理给予了极大的支援帮助。

时间虽然过去四十年了,但是红光糖厂支援和帮助林甸糖厂的人和事,林甸糖厂人不能忘。更有十多名德高望重的制糖、动力车间的老师傅们,为了支援林甸糖厂建设,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告别了亲友和同事,举家搬来了林甸。虽然他们是被光荣请来的,但是身为制糖工艺、锅炉、汽轮发电机、电器维修、机械维修、泵维修等八级工匠的师傅们,却把林甸糖厂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解决了无数的技术难题,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徒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默默无闻的奉献。

张鹏厂长带领赴红光糖厂学习人员:

一、红光糖厂为林甸糖厂培训出了第一批制糖、动力两大车间的技术骨干。经过红光糖厂培训的学员在后来的发展中,成为了林甸糖厂的技术能手和业务精英,有的走上了车间、科室等领导岗位。

一九七六年十月份林甸糖厂大会战进行的如火如荼,各项工作按时间进度、保质保量向前推进,厂党委、会战指挥部决定成立培训队,由制糖、动力两大车间组成赴红光糖厂进行一个生产期(为期六个月)的培训学习。

培训队由时任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张鹏同志带队,制糖车间由书记兼主任毕玉经同志负责,车间第一批学员76人,到十二月份又增加约50人。动力车间由书记兼主任王福祥同志负责,第一批学员约50人左右,后来增加人数不详。培训队共计约名学员到红光糖厂参加培训学习。

厂党委、会战指挥部对我们去红光糖厂参加培训的学员是非常重视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印象最深的是,时任厂党委书记、会战指挥部总指挥孟宪武同志在培训队出发前的动员讲话。他向学员们提出几个不准:一是学员在培训和学徒期间不准谈恋爱;二是不准违犯红光糖厂的厂规厂纪;三是培训期间学员不准请假回家(因为时间太久,只记得这几条)。学员们真是听话,在培训和学徒期间,这些青年男女,有的都二十四五岁了,在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近半年多,竟然真的没有谈恋爱的。直到后来制糖车间参加培训的男男女女,也没有因为婚姻走到一起的。他们真的是党的好儿女,听话的好孩子!其他的几条要求就不在话下了,学员们全部按要求做到了。

培训队的生活居住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住的是红光糖厂原料公司临时工居住的简易砖瓦房,用砖搭个台,用木板铺上炕,用苫甜菜的草帘子一铺,打开行李卷就住下了。房间是用火炉子来取暖,屋里经常是冷飕飕的。吃的是玉米面烤糕,白菜、萝卜、土豆等大锅汤菜。学员们没有一个抱怨的,因为我们心中只装着一个目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们进入红光糖厂制糖车间,被高大的厂房、整齐的罐体、一排排的管线、一组组的机泵和整洁干净的车间环境所吸引,我们开始了为期近半年的学习生活。

我们被分到了班组,每个人都认了师傅。我刚去培训时,担任蒸发组的大组长,红光糖厂制糖车间蒸发组的大组长梁士信认了我这个徒弟。我跟三班,三个班的带班师傅也收我为徒,这么多师傅带我,心理甭提多高兴了。当时还没有来林甸糖厂的何振山师傅,还有刘振富师傅和一个孙师傅,他们都言传身教,教我们操作规程、开停机操作要领、小检修煮碱煮酸数量控制等等。师傅们毫无保留的教给我们,我们则认真听、认真学、认真记,每天都有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师傅们就在一旁指导,让我们独立操作。

当时的培训教材、制糖工艺的书籍少的可怜。张厂长给了我一本大连轻工学院的《制糖工艺学》,绿色的小本装。我如获至宝,利用休息时间把这本书的核心重点、主要技术参数、故障分析与处理等抄了整整一个笔记本。然后再把书给其他学员,互相传阅学习。后来我的手抄本曾经给师兄弟霍中国了,他也抄了一遍。直到20多年后,有一年回林甸我们聚会,中国说那个笔记本他至今还留着。当时学员们传抄《制糖工艺学》蔚然成风。

来红光糖厂约两个月左右,我被抽调到车间协助主任工作。和我一起抽调到车间的还有程万利和杨永良同志,我们分别负责带一个学员班,当时是三班制,即甲乙丙三班。这样我的学习范围就大了,覆盖了全车间。

我先从切丝组开始跟班学习,参加三班倒。每个工序学习一周时间左右,就这样我从切丝、连浸、清净、过滤、蒸发、结晶、分离及车间管理、化验日报分析、制糖统计日报表、车间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艺指标确定及调整等,开始系统学习。身上始终带着笔和本,看到了就记,也不知记了多少本笔记,这些珍贵的笔记对自己后来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红光糖厂培训学习期间,红光糖厂的领导和各车间的领导及师傅们对我们关心、爱护、帮助、体贴,师徒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在蒸发组时的师傅,何师傅,刘师傅曾多次叫我去他们家吃饭,我们不去,师傅就不高兴了。他们认为我们离家在外,条件又这么艰苦,逢年过节的就叫我们去欢聚一下,至今难忘!

在红光糖厂培训期间,制糖车间、动力车间的名学员都认真刻苦学习,比学赶帮。在短短半年的培训学习期间,学员们掌握了理论知识,掌握了操作技能,掌握了设备工艺原理,掌握了技术指挥分析,掌握了常见事故排难解决方案,掌握了上下工序衔接程序等等。回厂后,这批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人人是操作能手,独挡一面,使得林甸糖厂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由于两厂结下了友谊,师徒感情浓厚,在后来林甸糖厂的生产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师傅厂、是师傅。记得在78至79生产期,有一次输送废蜜的齿轮泵坏了,厂里没有备用。我们就和红光糖厂的师傅们联系,师傅们确认有,说来拉吧。我从车队要了台车,连夜赶往红光糖厂。到红光糖厂糖车间时,师傅们早已准备好了。我们向师傅道谢,装上齿轮泵接着往回赶,在下半夜赶回厂里,马上装上新泵,天快亮了,生产又恢复了正常。

由于师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我们结束培训回来工作以后,红光糖厂糖车间蒸发组的刘振富老师傅,也是我和霍中国在红光学习时候的师傅,专程来林甸看望过我们。到车间,班组看了看,很高兴,说你们干的很好。又到家里看望我们的父母,师徒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表达对红光糖厂和师傅们为学员们付出的辛苦,厂党委、会战指挥部决定为红光糖厂进行一次慰问演出。糖厂的文艺宣传队在林甸县是很有名的。王志武老师总负责,宣传队成员以原来林甸一中七四届八班(文艺班)为骨干,吸收一部分业余文艺工作热爱者参加。

我也是糖厂文艺业余宣传队的一员。记得演出的节目有:器乐合奏扬鞭催马送粮忙、朝鲜族舞蹈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表演者有高燕、王雅杰、于淑清、孙淑彦、王富庆、孙双林、郭万友、杨永良)、相声(朱玉福、孙双林)、对口词(王富庆、孙双林)、京东大鼓(朱玉福)、压轴节目男高音独唱(李中凡)等十多个节目。演出在红光糖厂工人文化宫进行,赢得了红光糖厂干部职工和老师傅们的一致好评,也增进了师徒之间的友谊。

黑龙江省林甸糖文艺宣传队全员:

二、林甸糖厂设备安装大会战,红光糖厂挑大梁,为18个月建成投产做出了贡献。

从红光糖厂培训学习回来后,我们又投身到了糖厂会战的热潮之中。大家起早贪晚,不分男女,有任务一起上,工作不分份内份外,脏活累活抢着干。全厂干部职工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共同的愿望是为两年内建成投产多做贡献。

林甸糖厂的会战精神,感染和激励着那一代人,也在省、市、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年厂会战指挥部提出的几个同时,即土建与设备进厂同时进行;各项安装材料进厂与设备安装同时进行;甜菜种植与生产准备同时进行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省糖业公司的充分肯定。

由于在建厂的时间进度上,林甸糖厂走到了同时批准建设的其它四个兄弟糖厂前列,因此省糖业公司决定对林甸糖厂设备安装工作进行大会战。分别由全省六大糖厂分工负责,组织进行林甸糖厂设备安装大会战。

此举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全厂干部职工群情振奋,县里各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援,安装大会战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做的非常到位。安装现场搭起了凉棚,提供了烧水茶炉。因为安装会战是在炎热的夏天开始的,为安装会战的师傅们送去清凉。

在这支浩浩荡荡的安装大军中,红光糖厂的师傅们又是一马当先。他们除了安装制糖车间一个工序外(印象是蒸发工序,因为蒸发与动力车间蒸汽、冷凝水管网较密切),还负责安装动力车间的锅炉、汽轮发电机组,配电室,仪表,水处理等。动力车间的附属管路与阀门,还有外网工程由富裕纸浆厂的师傅们负责安装。

在设备安装会战中,红光糖厂的师傅们,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精益求精。他们来的最早,走的最晚,有时候为了赶完一个工序的管网,他们一直干到深夜。有时就在安装现场吃了饭,然后接着干。那个会战场面,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糖厂各个工地,安装现场灯火通明,热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

设备安装历时大约三个多月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扫尾工程、设备保温、管线保温、刷油漆、门窗封闭等就由我们各车间、班组自己承担。经过培训和设备安装锻炼后的糖车间,动力车间的师兄弟们,各个是能手,无论钳工、管工、电焊工都拿得起来放得下。

从红光糖厂回来后,我被提拔为制糖车间副主任,安装收尾我负责连浸工序,和程万利大组长,陶永太、候长发连浸的师兄弟们一起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连续渗出器这个庞然大物的设备保温、管道保温工作。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开始单机试运转、联合试运转、锅炉温炉、煮炉、升压定砣、汽轮发电机调试、石灰窑烘窑、装窑、点窑,然后是串水串汽,开机前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全部到位。

记得是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林甸糖厂试车投产,甜菜窑正式下菜。甜菜运转到哪里,我们就跟进到哪里。在甜菜泵卡住了、在洗涤槽排不出来、在提升机卡住了等等,我们就和开机指挥部的领导、厂领导与所在班组的师傅们一起一个一个的解决。饿了厂后勤的工作人员送来了热乎的饭菜,困了就在车间桌子上趴一会打个盹,始终坚持在车间生产第一线。也记不清了是几天,大约一周左右吧,终于生产出了林甸糖厂的优质白砂糖!那个高兴啊,开心啊,激动啊!这个日子已经载入林甸史册,已经印在了林甸糖厂人的心中!

林甸糖厂动力车间赴红光学习人员:

三、红光糖厂十多位德高望重的八级工匠,为了支援林甸糖厂的建设和发展,应邀举家搬来林甸,为林甸糖厂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各自专业和岗位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糖厂的不断发展,专业人才特别是有实践经验师傅的匮乏已成为了一大难题。经过省市协调,林甸糖厂的多方努力,在红光糖厂的全力支援下,红光糖厂共有十一个家庭,十四名正式职工,带着他们儿女,举家搬来林甸糖厂。

他们是:孙跃颂、李相奇夫妇一家,何振山、王毓琴夫妇一家,杨慧、张辉夫妇一家,赵同贵一家,秦国才一家,张书田一家,万宝金一家,于德发一家,候占山一家,杨俊庭一家,孙常富一家,还有他们已经参加工作的儿女们也随着父母一起调来林甸糖厂,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年11月6号(农历十月初六),对这十一个家庭和他们的儿女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告别了曾经工作多年的企业,对于他们儿女来说,这是生他们,养他们,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在这里成长的地方!故土难离、亲情难舍、朋友难分,有多少难离与不舍他们都放下了。这一天他们启程,举家搬到人地两生的林甸糖厂。再见了讷河县拉哈镇!再见了红光糖厂!

林甸糖厂为了接待和安置这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师傅及家人,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安排。林甸糖厂专程安排车辆到红光糖厂去迎接这十多家师傅们乔迁林甸。

师傅们来到林甸糖厂之后,厂里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周到,住房和子女就业问题也关怀备至,没有正式工作的大婶们都去了厂劳动服务公司五七厂工作。师傅们来到之后,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生产期工作中。

这些老师傅们来林甸糖厂的时候,年龄大多在四十多岁,有的五十多岁,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参加三班倒,师傅们的这种精神感动和影响着厂里的年轻人、徒弟们!

孙跃颂和何振山二位师傅刚来时,在制糖车间跟班,解决生产中制糖工艺方面的问题,对稳定均衡生产,实现水、蒸汽、物料三大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

后来随着生产需要,厂部决定设立厂调度室,负责统一指挥全厂生产,我从供销科又回到了生产系统,任调度长。孙师傅、何师傅、乔玉良任调度。有二位师傅在,我心里就更踏实了。在调度室工作期间,二位师傅不顾年龄大,坚持三班倒。两位师傅经常到制糖、动力、酒精、干粕、供排水等地走一走,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每当生产中遇到故障和问题时,师傅们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问题。

据林糖老友们介绍,在林甸糖厂"89.10.18一氧化碳中毒责任事故"发生时,孙跃颂师傅作为厂调度,在现场临危不惧,凭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智慧,指挥果断,处理得当。一是当王志坤、白士臣下去救人没有了动静后,孙师傅说不要再下去人了,减少了无谓的人员伤亡;二是发现预灰桶内排出的气味不对,好像是一氧化碳,马上调度指挥集中全厂的氧气瓶向桶内输送氧气,延缓了在里面还有生命迹象人员的生命;三是孙师傅在现场一直坚持到最后,和马生一起发现里面还有一个人,当王克武要进入桶内救人时,孙师傅让他口捂沾水毛巾,腰间系上安全绳,保证了王克武的生命安全;四是孙师傅在现场与马生,刘福义等一起先后把明德亮和王克武连拉带拽救了上来,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这起事故造成了一死七伤的惨痛悲剧。教训是深刻的,对因公殉职同志的家人和受伤的七名同志的伤害是永远的。往事不会像烟雾似的飘散,这次责任事故对林糖人来讲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

在这起事故中,通过孙跃颂发挥的作用,我们就能感受到厂子当年从红光糖厂请来这些老师傅们的真正意义了。老师傅们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指挥果断,处理及时得当正是我们年轻人所不具备的能力,也是我们永远要向师傅们学习的地方。

在制糖车间电工组任大组长的杨慧师傅,经常穿梭在生产第一线,身上背着电工工具包,遇到什么故障和问题亲力亲为,不管白天还是夜晚总能看见他风尘仆仆、忙忙碌碌的身影。

在制糖车间维修组的秦国才师傅、万宝金师傅、张书田师傅,都在各自岗位参加三班倒。遇到故障排除和抢修任务时,老师傅们总是抢在前面干,在带徒弟上也是言传身教做的很好。

在制糖车间结晶组的赵同贵师傅和孙常富师傅,坚持三班倒,工作上认真负责,煮出的白砂糖质量就是好。

在动力车间锅炉组的于德发师傅,候占山师傅和在汽轮机组的杨俊庭师傅,在锅炉与汽轮机的操作上,在故障的排除上,发挥了老师傅的作用。特别是每次事故的抢修中,师傅们不分昼夜,坚持在岗位上,直到把事故处理完,处理好。

在厂财务科的张辉师傅、在制糖车间切丝组的李相奇师傅、在厂子弟小学的王毓琴老师,虽然都是女同志,工作上一样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好评。同时她们都积极支持丈夫三班倒的工作,工作家务双兼顾,让老师傅们在外安心工作,在家安心休息。

红光糖厂的老师傅们,都具有和蔼可亲的笑容、严肃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从来不给单位和组织添麻烦的作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过硬技术、把自己的真实本领全部传给徒弟的奉献精神、把第二故乡当做自己家乡的高尚情操,这些精神永远在激励着林糖人,影响着林糖人。

他们中有一部分老师傅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们是:孙跃颂师傅、何振山师傅、杨慧师傅、张辉师傅、秦国才师傅、张书田师傅、万宝金师傅、于德发师傅、候占山师傅、杨俊庭师傅和孙常富师傅。

这十一位师傅,已经长眠在林甸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了。林甸糖厂人不会忘记你们;红光糖厂的老领导和师傅们也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徒弟们更不会忘记你们!愿你们在天堂一切安好,逝者安息!

谨以此文感恩师傅厂红光糖厂对林甸糖厂的支援与帮助;深切缅怀为支援林甸糖厂建设迁居林甸已故的师傅们;纪念林甸糖厂开机投产四十周年!

特此说明:因时间久远,加之本人离开林甸三十多年,仅凭记忆整理。文中如有人名、地点、时间或事件情节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请各位林糖老友们指正。

孙双林

年11月18日于香港

糖厂机修车间员工:

糖厂酒精车间员工:

制糖车间部分赴红光糖厂学习人员与赵同贵师傅和影:

糖厂中心化验室员工:

孙双林个人简介:

孙双林,林甸生人,年7月下乡在黑龙江省林甸县东风公社更生大队知青,曾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出席县劳动模范表彰奖励大会。

年5月招工到黑龙江省林甸糖厂工作。曾任厂会战初期运输队队长,管理和学习、宣传经验受到团县委时任书记的王丽华肯定,到厂里考察座谈推广。

.年11月赴红光糖厂学习,任蒸发组大组长,抽调到车间协助主任工作并任学员代班长(三班倒的甲乙丙班)。

年5月任制糖车间副主任,同年在建厂投产庆功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建厂会战十大标兵之一,

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任供销科科长,期间学习并实施的"四号定位"和"五五成行"仑库管理做法,得到省糖业公司供应处李兴处长到现场考察后首肯,在全省推广。同期转为正式干部,年9月任调度室调度长。

年11月调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金属材料厂仼厂长

年12月任东营市,东营区化工厂任厂长(兼书记)

年7月调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石油化工厂历任政工科长.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人事劳资科科长

年11月任东营区区直汽修厂厂长(兼书记)

年1月任山东东营.东营区工业委铁路道口办公室主任,兼任东营区治理公路"三乱"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期间年6月至年12月任工业委驻牛庄镇东张村包村工作组组长,包村工作结束后被东营区委授予包村工作先进个人;铁路道口工作先后多次被省、市道安委评为先进集体,我个人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曾代表牵头单位组织公安、交通、油区办、林业等部门集中办公联合执法检查三个月,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被评为省、市治理公路"三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年5月任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经贸局经济运行办公室主任:期间我区经济运行工业产值、利税、增加值等五项指标在全市同比增长考核中夺得三年连续第一名,受到市、区表彰,我个人被评为市先进个人。

年6月任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经贸局商贸流通办公室主任:期间兼任东营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主任。曾代表牵头单位组织区有关部门开展了清理整顿煤炭市场;清理整顿加油站市场;评比"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非典时期联合办公、集中检查宾馆饭店行动和东营市创建文明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创建活动并达标。期间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

年10月任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经贸局,区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主任:期间在节能降耗全市考核中多次名列第一,按时完成省、市下达的"一票否决权"的标煤降低率指标,并在全市排名第一。所在节能办和个人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年3月份内退

年5月份退休

退休后任区经信局退休党员党支部组织委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