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转型观察水泥厂蜕变见证绿色发展之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不少市民或外出旅游,或选择到博物馆参观展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有这样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展出的不是书法字画也不是文物藏品,而是工业瑰宝——水泥。独特的展品在假期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到这里了解水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东焦村的水泥博物馆,这个“十一”假期,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和丰富的展出展品,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了解到水泥的前世今生,周边优美的环境也很难让人将这里与传统印象中的水泥厂联系起来。

游客贡鹏军:带孩子来到这里感到特别漂亮,像公园一样精致,颠覆了我对水泥厂的认知,了解到一块石头是如何通过加工制作成水泥,再变成我们住的高楼大厦,感觉特别生动形象,很有意义。

游客王仔妍:觉得很好玩,只在书本上见过(水泥),它24个小时后才干,然后软的就变成硬的了,非常神奇。

在过去,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作为中国水泥产业的重地,一度空气污染严重。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当地的水泥产业走上了绿色发展、环境友好的新路。

改革开放后,石家庄鹿泉区依托丰富优质的石灰岩资源,曾经一度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泥建材行业的聚集地,分布着多家水泥企业。水泥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随着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拉开序幕,石家庄开始对鹿泉水泥进行“上大压小”的结构性调整,先后拆除了家水泥建材企业,砍掉了五分之四的水泥产能,仅剩的两家水泥企业也在不断地节能降耗减排,逐步实现绿色发展。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广铎:通过持续治理,现在的全年排污量较以往降低了80%以上。

粉尘污染根治了,山绿了,水清了,空气质量也变好了,当地也发展起了旅游业。年,水泥厂开始试水工业旅游,建起了水泥博物馆,曾经废旧的建材骨料矿坑也摇身一变转型建成了国家级的生态农场,进行有机苹果的种植,深受游客的喜爱。

河北大桓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洪波:我们把山上也绿化了,地里我们又种植了经济作物,收入也挺可观,我们越干越有劲。

水泥企业的去产能,不断地进行生产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是众多工业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的决心,也是我国工业结构更加优化的一个缩影。而随着水泥企业华丽转身的还有无数曾经在水泥厂里工作的工人。

今年32岁的郝鹏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石家庄鹿泉本地人,年一毕业,他就进入了当地的一家水泥厂从事销售的工作,刚刚工作了一年多,他所在的水泥厂就面临着拆除。

石家庄市诚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郝鹏飞:一下子不让从事水泥行业了,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特别地迷茫。

伴随着当地水泥产业进行“上大压小”的结构性调整,初入职场的郝鹏飞就要面临失业,这让他一时间难以接受。和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众多在水泥厂的老员工,大家有的选择外出务工,有的转战大型的水泥企业,还有不少人和郝鹏飞一样,寻找新赛道里的新机遇。

年,郝鹏飞通过面试加入到了一家制造高精尖耐磨材料的企业,继续从事销售工作。同一岗位但销售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对郝鹏飞来说既是新的起点,也是一份全新的挑战。

石家庄市诚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郝鹏飞:过去水泥的销售范围不过公里,面比较窄,但是我现在的这份工作需要面对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客户,这就需要提高我的业务能力,在这其中学习到了很多,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不小的提升。

踏实肯干的郝鹏飞凭借出色的能力在企业站稳了脚跟,他所在的企业也于年在他曾经工作过的水泥厂旧址上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智造科创产业园,如今在这里的工作的余名员工中,40%的人和和郝鹏飞一样过去是水泥厂的员工,大家在新事业上开启了一段老水泥人奋斗的新征程。

石家庄市诚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卫鹏:现在我们采用全自动流水线生产,不仅产量提高,也大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职工收入比之前传统水泥厂提高了近6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