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石灰 >> 石灰优势 >> 民间故事寿材铺

民间故事寿材铺

一、入土为安

?

  民国初,有个地方叫牡丹镇。这牡丹镇临江而建,水陆通达,相当繁荣。

?

  有一年,镇上水灾,薄堤被大水冲毁,内涝了半个月后,镇上又突发瘟疫。灾祸连绵,镇上尸横遍野,哭声震天。人命关天,县里迫于压力,用上了当时最先进的西洋舶来药品,好不容易才把瘟疫给控制住。

?

  瘟疫是控制住了,但已被瘟疫折磨致死的人却不能复生。那会儿,牡丹镇的老百姓操办身后事,都讲究“入土为安”,当镇长领着镇保安团一行人,挎着长枪劝说百姓将亲人的尸身火化时,却遭到了老百姓的强烈反对。

?

  镇长苦苦解释:“各位父老,这瘟疫的厉害,咱镇上的百姓都领教了,若不将感染瘟疫的尸身做焚烧处理,恐怕日后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殃及后人!”

?

有人在情不自禁地点着头,但更多的,却是一意孤行。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只见镇长一挥手,保安团人员都“哗啦哗啦”拉起了枪栓。老百姓火了,纷纷操起棍棒与保安团的人对峙着。

正尴尬地僵持着,有人拨开闹哄哄的人群,走出来不缓不急地对镇长说:

?

“镇长,其实这事儿好办,只不过代价大点,如果镇里和苦主双方各退一步,通力合作的话,可将此事处理圆满。”

?

说话的,是镇上寿材铺的周掌柜。这周掌柜年已花甲,精通白喜事套路,在镇上较有威望。

?

  镇长忙问道:“不知周掌柜有何高见?”周掌柜环顾四周,说:

?

“民意不可违,私以为,还是遵循本地民俗民风,叫逝者入土为安为上……其实这瘟疫,只要处置得当,并不是那么可怕,只需将寿材特制,加固密封,将寿材四围填充足量的石灰,将逝者尸身安放中央,然后在墓穴中以石灰铺底盖面,瘟疫之毒便无法散出重重阻隔,年长月久自会消亡……”“这法子好是好,可这花费……”

?

周掌柜一笑,对镇长说:“之所以说此事需通力合作,说白了,镇里需拿出一笔钱来贴补。当然了,本人绝不会袖手旁观,本人决定只取成本,就当是为镇上尽一点绵薄之力。”周掌柜话音刚落,四周响起一片叫好声。

?

  在全镇上下的协作之下,活儿终于完工,一具具乌黑发亮的寿材密密麻麻地摆放在寿材铺里。此次周掌柜虽以成本作价,但寿材质量却是硬邦邦,材质实沉,结合处严丝合缝,三遍油漆一丝不苟。

?

  周掌柜的宅心仁厚,引得一片赞叹,可也无端招来嫉恨。嫉恨周掌柜的人叫何立德,何立德跟周掌柜是同行,比周掌柜年轻了十多岁,也是开寿材铺的,只不过何掌柜的寿材铺在邻镇——麒麟镇。

?

麒麟镇跟牡丹镇紧紧相连,最近处以一条不足五尺宽的渠道为界。那会儿做买卖,不仅是寿材铺,任何生意都有个规矩,那便是各占各的码头,生意不过界。

?

就在牡丹镇水灾后突发瘟疫的时候,何掌柜便琢磨这里大有“商机”。他料定牡丹镇周掌柜的寿材铺没法拿下这大活。于是,他筹集了一笔钱,储存了几堆木材。

?

  木材运到后,何掌柜一边吩咐寿材铺的伙计连夜赶工,一边揣着一点“心意”,只身去牡丹镇找到了镇长。何掌柜的意思,是要镇长出面,派人到他的寿材铺“求援”。这样做好处有二:一来大事当前,尽快叫逝者入土为安;二来何掌柜能师出有名,光明正大地分到一杯羹。

?

图片二、打下码头

?

  镇长知晓何掌柜的来意后,连连推辞,并把周掌柜的作为直言相告。何掌柜顿生疑窦:

?

“这……怎么可能,哪有做生意不挣钱的?”待镇长把真相告知,何掌柜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了。

?

看着铺子里堆成山的木材,何掌柜好不懊恼,要知道,采购来的木材虽说还是整料,可进了他这不吉利的铺子,就没法转售出去,以后若是木材价码下跌,或是日晒夜露烂掉,损失都得自己扛着!

?

  何掌柜正在气头上,有个叫王三的得力伙计不明就里,跑过来说了一句:“掌柜的,今儿兄弟们手脚都利索,已裁好了三方木材……”

?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何掌柜火冒三丈:“裁那么快干什么,是装你还是装我?”

?

王三一下子懵了,弄清原委后,王三眼珠子一转,说:“掌柜的,这个事很好办啊。”王三的意思,就是去牡丹镇开一家分铺。

?

没有规矩说外镇人不能在本镇做买卖,何掌柜若在牡丹镇境内再开一家寿材铺,不能算破了经商的规矩,而是打码头而已。这个码头该怎么打,何掌柜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无巧不巧,这一天机会来了,周掌柜碰上了麻烦。

?

  按牡丹镇的民间风俗,即便遇到瘟疫这样的天灾人祸,一旦逝者进了寿材,必须三日后出门上山入土。更关键的是,逝者三代以内的亲人,不能出力抬杠。此次周掌柜犯了一个大失误,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便是寿材的分量。

?

  本地抬杠运逝者上路的人数,少则10个、12个,最多有16个。但这回,寿材里放入了大量的石灰,重量大幅增加,该怎么抬杠啊?值得一提的是,这普通老百姓油枯灯熄后,制作寿材是有讲究的,那长度最多只能一边站8人抬杠,人多了迈不开脚,这一路上,除非情况极为特殊,寿材是不能沾地的。

?

  正当周掌柜急得跳脚之时,何掌柜领着几个伙计,前来雪中送炭了。何掌柜一拱手,说道:

?

“周掌柜,本人知晓贵镇出了大事,特地赶过来助一臂之力,以期逝者早登极乐……人多势众,本人的建议是,一具寿材32人抬,分作两班轮流上,至于这抬杠的人嘛,如有缺口,本人就卖个脸,去请我麒麟镇抬杠的班子,费用由本人的寿材铺一力承担!”话说到此,周掌柜深深地吁了一口气。

?

  逝者出殡那几日,周掌柜与何掌柜两家寿材铺的人马全体出动,忙上忙下地指挥。尤其是抬杠的场面,左右两杠,一边站16人,8人抬杠,8人搭手助力,抬至数百米后换人换肩,如行军布阵。事情办妥之后,两家寿材铺的声名便传开了。经此一事,何掌柜抓住时机,委婉地来了个广而告之:

?

“牡丹镇的父老乡亲,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无人能免,生要张床,死要具棺,这寿材必不可少,今儿我何某人在贵镇落脚,求各位父老高看一眼,何某人定会竭尽全力,把镇上的白喜事办得顺风顺水……”

?

  积德归积德,开寿材铺的掌柜伙计也得吃饭。何掌柜在牡丹镇打下码头后,自然也引起了周掌柜寿材铺上下的不满。

?

三、负荆请罪

?

  转眼,到了这年的腊月三十,牡丹镇到处张灯结彩。按传统习俗,这天得在大门边上贴春联。

?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周掌柜刚一打开大门,不由得愣住了:他家门外,聚集了不少人,正在议论纷纷。

?

他好奇地扭头一看,只觉得两眼发黑,差点晕倒:不知谁在他家的大门上贴了一副春联,上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下联是“财源茂盛达三江”,横批是“恭喜发财”。这是在咒全牡丹镇的百姓啊!

?

周掌柜一脸黑线,急忙命铺子里的长工伙计撕掉了门外的春联。那几个伙计都义愤填膺,纷纷吵嚷说:“这是谁干的,大过年的,用这么卑鄙恶毒的手段害人!”

?

  很快,周掌柜在寿材铺里贴招财春联的事,传遍了整个牡丹镇。消息传开后,周掌柜这边是稳如泰山,倒是何掌柜开始坐立不安了。忍过了初三,到了初四这天,何掌柜就虎着脸,开始审问铺子里的伙计。

?

  那些伙计一脸茫然,都说自己没干过这缺德事儿。何掌柜火了:

?

“……现在好不容易打下码头,你们却干出这般有损我名声的事来,知不知道,你们这么干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到底是谁把招财春联贴在周掌柜的寿材铺大门上,快点给我认了!”

?

伙计们都说没有。这就怪了,到底是谁在作乱,这不是把他陷进了不仁不义、无良无德的泥潭嘛!

?

  初六,何掌柜提着当地年礼“四大样”:白酒、蔗糖、花生酥、云片糕来到了周掌柜府上。伸手不打上门客,见何掌柜驾到,周掌柜阴沉的脸上挤出笑来。

?

二人拱手寒暄了片刻,周掌柜便请何掌柜落座,并吩咐家人备茶。场面十分尴尬,何掌柜硬着头皮开口了:

?

“周掌柜,本人此次前来,除了拜访您老,还有一事不吐不快,关于周掌柜府上贴春联的事……”

?

周掌柜突然打断:“此事周某人是心知肚明,并已查出是何人作祟!”

?

  一听这话,何掌柜糊涂了。只听周掌柜叹了口气,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在寿材铺贴招财春联的事儿发生后,周掌柜想到罪魁祸首除了何掌柜,不会有别人。

?

但平静下来后,他细细思索,觉得这其中另有蹊跷。此事只能是深夜所为,但周掌柜在除夕夜守岁,直到三更才上床眯了一会儿,屋外几乎通夜都有人放炮仗,想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一般人根本没机会。

?

直到初二,周掌柜有了大发现:在铺里的大澡堂内,他看到有件搭在麻绳上的工衣,下摆处沾上了几块红,用手指头一摸一搓,正是刷红纸用的颜料!按此线索追根刨底,很快便查处了此事的罪魁祸首——自己铺子里的伙计。

?

  兴师问罪之后,参与此事的伙计们全给交代了:除夕夜里,他们喝了不少酒,不知怎么就提起了何掌柜。

?

众伙计一肚子怨恨,有个伙计眼珠子一转,出了这个没脑子的主意,目的是叫何掌柜背上恶名……周掌柜一脸愧疚地说:

?

“何掌柜,对不住了,只怪周某人管教不严,请何掌柜先回府上,周某即刻领着那几个孽畜,到贵府请罪。”

?

  大约半个时辰后,牡丹镇的百姓都看了稀奇:只见周掌柜手握一根藤鞭,像牵牛一样,用一根长麻绳牵着几个伙计,那几个伙计被麻绳捆成一串粽子的模样,身上还缠绕着几根荆棘条。周掌柜边走边用藤条抽打,还发出“呼喝”的声音。

?

打听过后,众人终于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更明白周掌柜此举的用意。身上缠荆棘条儿,就是负荆请罪,一边抽打一边呼喝,意思是这几个伙计是畜生,野性难驯,得好好驯化。

?

  去了何掌柜府上后,何掌柜生出几分感动来,不由得暗暗钦佩周掌柜的为人处世。两个掌柜相互拱手作揖,并向对方行了个弯腰礼,行礼的时候,两人的脑袋碰在一起,身子连成了一座桥……

?

四、开设医馆

?

  正月十五,牡丹镇的龙灯刚舞起,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阵枪炮声。那时土匪流氓林立,发展到后来,旗子一插,衣服一换,便成了军阀。

?

保卫牡丹镇的“正牌”守军不堪一击,地盘迅速被占领,直到援军赶来,才把那些杂牌军悉数剿灭。经此战乱,牡丹镇惨景不亚于镇上经历的那场瘟疫。

?

  这次,周掌柜没了义薄云天的豪气,就在击退军阀的战役中,他的儿子不幸被冷枪击中。痛哭过后,周掌柜还保留一丝清醒,这天,他乘了一架马车,赶到了何掌柜的寿材铺。见到何掌柜,周掌柜老泪纵横:

?

“犬子不幸身故,周某实在不忍心亲自操办他的身后事,一切托付何掌柜处理了。”

?

  很快,何掌柜就将寿材亲自运到了周掌柜处,何掌柜掀开周掌柜公子身上的白布,突然,何掌柜冲着门外发出一声惊呼:“周掌柜,贵公子还没死……”

?

周掌柜大吃一惊,何掌柜摆了摆手:“来不及细说了,你赶紧去生一盆火。”

?

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摊开布包一看,里头是三排大小不一、粗细不均的银针。

?

  火盆取来后,就见何掌柜眉头紧锁,屏气凝神,双手动作如蜂飞蝶舞,迅速将那些银针插到周掌柜儿子的身上。不消片刻,周掌柜的眼里就发出光来:随着银针刺下,儿子的身上居然流出血来。

?

  何掌柜喘了一口粗气后,解释说:

?

“贵公子中了枪,子弹虽穿胸而过,却未伤及要害。之前,贵公子受到不小的惊吓,脑内血流不畅,子弹正好穿透他的主血脉,导致他深度晕厥。……用银针挑刺血液中的淤结,使全身血脉融会贯通,公子自然能保命……”

?

  周掌柜双膝跪地,千恩万谢:“想不到何掌柜您还是位杏林高人……”何掌柜突然一声惨笑,说:

?

“惭愧,何某原本是乡间赤脚,曾医死了一名乡绅。其实那乡绅已病入膏肓,何某百口莫辩,牢狱过后,便不敢再摆弄医术,开了一家寿材铺。寿材铺面对的是死者,无法居心叵测,更无法冤枉好人……”

?

  当日,周掌柜摆了一桌酒宴,不由分说地把何掌柜推向首席落座。酒过三巡后,只见周掌柜起身,朝何掌柜鞠了一躬,缓缓说道:

?

“这殡葬事宜,操办得再怎么妥当圆满,终究是惨事,还请何掌柜不计前嫌,重拾旧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何掌柜愿屈身在本镇设馆,那是再好不过,届时本人将捐出名下房屋三间,供何掌柜医馆之用。”

?

说到此,酒宴的宾客都站起身来,击掌叫好。何掌柜深思了一会儿,也舒展了眉头,将一杯酒一饮而尽,说:“如此说来,何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没多久,何掌柜便履行承诺,又开始悬壶济世了。在牡丹镇,这两个掌柜一个管救人,一个管殡葬,深得百姓敬重,有口皆碑。直到今天,牡丹镇的后人依旧对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

向日葵的欢愉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