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也产生了许多的王朝,在这段历史进程中,许多的英雄人物以他们高尚的精神品德被后世铭记,而那些奸臣却受到人们的指责。因此,历史是值得人们学习的,而我们也要从中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世人称为“明朝第一忠臣”的于谦,就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大臣。洪武三十一年,于谦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他从小资质聪颖,心怀天下,并且以文天祥为楷模。而于谦的曾祖父担任过杭州路大总管,他的祖父当时任工部主事。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于谦的人生起点已经超过了很多同龄人。不过,他是真正有才华的人,从来没有依靠着祖上的荫庇,而是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
于谦像永乐十九年,于谦凭借着自己的学识考上了进士,正式踏上了仕途。每一个目标的背后,都有一个信仰,于谦的信仰便是像文天祥那样,成为一个有气节的民族英雄。为了警醒自己不忘初心,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将文天祥像置于自己的座位之侧。同时,他在当官之后两袖清风,敢与权贵正面叫板,从他戴上自己的乌纱帽之时,于谦便把他的命与天下百姓联系到了一起。
于谦以文天祥作为自己的榜样正统初年,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后来,官员之间为了职位上升,贪污受贿之事不在少数,三杨去世之后,太监王振待更是将作威作福、招权纳赌等事,进行到了极致,百官都以奉承他为荣。
于谦守护大明江山而在这种作风之下,只有于谦一个人不以为然,而众人劝他奉承王振的话语,他回答:“我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面对汉王朱高煦,带兵谋反的大不敬行为,于谦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因为他的身份便畏惧在后,身为一名御史,他十分斥责其不耻的行为。
于谦的诗作《石灰吟》清官这条路,注定是寂寞而又危险的,于谦一生因为不知道变通、不通晓人情事故,得罪了不少权贵。天顺元年(年),英宗复辟,皇室发生夺权政变,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谋划下,明英宗恢复了帝位。政局一变,于谦被诬陷谋立襄王之子,随后和大学士王文便被逮捕入狱。正月三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斩杀。
明英宗于谦死后,百姓无不为之落泪,都知道他是被冤枉的,死在自己辛苦守护的城池之下。后来,负责去于谦府上抄家的锦衣卫,也在看到那家徒四壁的情景时,忍不住落泪了,一代忠臣就落此下场。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乾隆十六年(年),乾隆帝南巡,题写匾额“丹心抗节”。
于谦被明英宗处死好了,本期的文章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