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之谜

景泰八年(年)正月,一个被幽禁于南宫的废帝神奇般再次登上皇位,九岁登基,二十三岁领兵被俘,一年俘虏生涯,七年幽禁生涯,随后再次登上帝位。他传奇般的经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就是大明第六位、第八位皇帝,唯一一位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

少年登基

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年11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朱祁镇出生。次年二月,朱祁镇为皇太子。宣德十年(年),明宣宗驾崩,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元正统,是为正统皇帝。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镇在幼年时患有软骨病,一直不能站起来。到了宣德驾崩后,选定继位储君时,他神奇般的站起来了,并且骑在龙头上,最后顺利登基.

那么幼年时期的朱祁镇到底有没有病呢?事实上,朱祁镇的身体是很健康的,一直无病无灾,他出生第二年后,就被立为皇太子,随即他母亲孙贵妃就被立为皇后,原来的胡皇后被废。

朱祁镇剧照

在这里再插一句,胡皇后与孙皇后之间并不是姐妹关系,朱祁钰也不是胡皇后的儿子,而是吴贤妃的儿子,从母系血缘来看,他们两个其实是没有亲戚关系的。在这点上我们可不必被电视剧误导。

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七月,明朝接到也先领导瓦剌军队侵犯的情报,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北伐亲征,十六日从北京出发,同年兵败被俘。

总之英宗战败被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自明成祖朱棣五证蒙古后,仁宗、宣总便开始休养生息的策略,对外休战,睦邻友好。当然从好的方面来讲,人民得以安定,经济得到发展。不好的方面也有,从仁宗到正统十四年,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大明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导致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另一方面也给了草原发展壮大的机会,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记载:“明朝伟大的永乐皇帝所贯彻的政策,即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轻的发展中的卫拉特势力,是在他死后才见效的。”明宣宗放弃战略机遇,“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

土木堡之变

相反宣德时期的脱欢对明宣宗非常恭顺,瓦剌使臣可以在甘宁等处久住,习知中国虚实。导致洪熙初年脱欢杀贤义王,宣德五年脱欢密遣麦克零部落迎脱脱不花,同年联姻忠顺王,宣德八年脱脱不花被脱欢立为大汗,宣德九年脱欢携带脱脱不花袭杀阿鲁台,仁宣都没有及时干预与警惕。脱欢以脱脱不花汗的名义统一安乐王、贤义王及和宁王所部,逐渐侵蚀明朝边界。

脱欢—也先父子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中逐步发展壮大,瓦剌也成为草原上势力最大的部族。

二是皇帝年幼,缺乏战争经验。朱祁镇九岁登基,到二十三岁出征,在他的一生中根本没有任何带兵的经验,更没有任何统帅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交战中他才会昏招频出,比如“七月十九日丁酉,过居庸关,风雨连朝,六军患苦,文武将士皆无纪律,群臣请驻跸,不许。”雨中进军,兵家大忌,任何一位成熟的统帅都不会如此安排。

三是用人不当。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出兵以来,英宗朱祁镇虽名为亲征,但军国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也是受王振节制,自古太监领军又岂有战胜之理。

被俘生涯

英宗被俘后,也先大为振奋,自以为奇货可居,可以利用朱祁镇威胁明朝。但是在于谦等人的努力下,先是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后又取得北.京保卫战的的巨大胜利。景泰元年八月,距离朱祁镇被俘,将近一年。瓦剌既无法从他身上得到好处,又多次被明军打败,于是想将朱祁镇放归。

但是明代宗朱祁钰又不愿意,《明史·列传第五十八》载“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当然我们也能理解,正统皇位本来就是他哥的,如果他哥回来了,他的位置就是很尴尬的。

最后在于谦等人的劝说下,代宗同意迎回英宗。史载”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先后遣李实、杨善往。”

于是明英宗朱祁镇得以被迎奉还朝,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在被俘一年的生涯中,他的日子绝对是不好过的,从电视剧《大明风华》就可窥探一二,这同样造就了、锻炼了他的性格。

幽禁南宫

景泰元年回京的朱祁镇,一直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

七年里,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有时候,吃穿不足,导致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

总之在幽禁南宫的的岁月中,朱祁镇绝对过得提心吊胆,作为一个曾经当过皇帝的人,他很清楚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对朱祁钰的皇位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神不知鬼不觉得让自己消失。

再加上,景泰四年(年)代宗皇帝的长子朱见济夭折了,这更加让代宗皇帝心生杀意,没有一个皇位继承人在,他的皇位更加不稳了,除掉朱祁镇的新更加迫切了。

我们可以想得到朱祁镇的日子绝对是不好过的,死亡的危机时刻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就在某一刻,朱祁镇就生出了夺权复位的心思。

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年)正月初,代宗重病,十六日(2月10日)夜,爆发了夺门之变,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贞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英宗复登大位。到东华门,守卫大声喝止,明英宗高喊:“我是太上皇。”东华门随声而开。明英宗堂而皇之进入大殿,五更时分,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朱祁钰升朝,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复位了。”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匆匆整队入宫拜贺。

总之在政变中,始终有几个问题难以回答。

一是明英宗朱祁镇在里面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他是怎么在锦衣卫的重重监视下与石亨、徐友贞等人取得联系的。他到底是不是主谋,这在历史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全凭猜测,朱祁镇肯定是参与其中的,甚至说这场兵变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因为这场兵变中,他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没有他的授意,首肯,这场兵变绝对是搞不起来的。这场政变绝对是一次蓄谋已久的阴谋,绝不像书中记载的那样是临时起意,是几个石亨、徐有贞策划的。

而监视朱祁镇的的那批人很可能早就被收买了,至于石亨等人,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地位、财富,在看到朱祁钰太子去世,后继无人的现实后,也就与朱祁镇一拍即合,参与到这场阴谋中。

二是孙皇后,也就是孙太后在这场政变中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是不是真的想《大明风华》中那样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呢?我想不是的,史载“在夺门之变中石亨、徐有贞二人曾密禀孙太后,取得了她的懿旨。”因此孙太后很可能事前就知道这件事,并且其中也有她的手笔在其中。

三是夺门之变中于谦为什么不反抗,不起兵勤王。要知道于谦此时作为当朝宰相,他的权力是十分大的,为什么于谦前后没有任何反应呢?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个政变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于谦等人事前根本没有受到任何风声,着实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个就是在政变后,适合做皇帝的也只剩下朱祁镇一个人了,明宣宗朱瞻基只生了两个儿子,朱祁玉的儿子又早夭,朱死后能做皇帝的只剩下朱祁镇一人了,于谦等人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也就无所谓勤王不勤王了。

于谦之死

天顺元年(年),英宗复辟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徐有贞等人诬陷于谦等和黄竑制造不轨言论,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在临死时于谦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参考资料:

1.孟修.明蒙朝贡体制与土木之变.《大连大学学报》,

2.吴云廷.土木之变前后的蒙古降人.《CNKI》,

3.许宏芝.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实质初探.,

4.汪小虎.土木之变与明代《大统历》昼夜时刻的变更.《CNKI;WanFang》,

烛影斧声——赵匡胤死亡之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