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异常激烈的化工市场竞争形势以及持续加大的安全环保高压挑战,公司通过强化生产调度使糊树脂、烧碱产量首次突破双二十万吨目标;通过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顺利通过各级安全环保检查;通过实施定制化营销策略,持续夯实市场份额;通过全面规范细化管理,推进了基础管理工作的有效提升。特别是以建厂8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战略合作大会及一系列厂庆活动,进一步展现了企业风采,提升了企业主打产品的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万元;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万元,同比增长2.68%。
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生产规模持续提高,主导产品产能突破双二十公司生产紧紧围绕提产增效目标,克服安全环保检查升级和危险品禁运等困难,通过优化组织全力生产,使主导产品产量均超计划完成,糊树脂和烧碱首次突破双二十万吨目标。
公司子公司蓝星东大聚醚多元醇产品产销量连续七年保持国内同行业首位。
公司全年生产运行高效平稳,各项工艺、技术指标逐步优化提高,主要产品一次合格率、中控操作指标合格率、中控分析指标合格率同比增长;部分糊树脂产品牌号品率达到了新装置投产以来的最好水平。公司结合市场变化,根据产品盈利能力,及时优化调整生产结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产销存平衡和综合效益最大化。通过实施有效预算措施强化定额管理降低定额、单耗。
二、安全环保持续巩固,SHE取得较好业绩
一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环保投入,通过技术改进、管理提升不断强化环保管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了多项技术改造项目,在降低排水总量的同时也确保了总排口氨氮指标合格。公司实施了螯合树脂塔再生水回用项目、聚合干燥蒸汽冷凝水回用改造项目等。通过有效节能减排治理,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万元产值水耗(可比价)、日总排水量、COD、氨氮、硫化物、总磷等平均排放浓度同比降低。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水、气、声、渣等环保指标进行权威检测,检测结果完全符合排放标准,达标率实现%。面对严格的环保督察形势,公司上下认真对待,积极展现出新厂的环保管理水平及技术升级的成果,通过了各级环保连续24小时厂界在线监测检查,并得到了中央环保督察组领导的高度评价。公司子公司蓝星东大顺利通过山东省清洁生产审核和省化工行业四评级一评价工作,完成了山东省化转办对化工企业的安全和环保评级工作。
公司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实施安全包片到人,特别是强化了夜间生产指挥体系和应急指挥系统管理,加强夜间检查和安全管理,保证生产安全稳定。深入推进了SHE体系,提升了应急预案管理及设备、自控仪表管理水平,员工安全意识逐步提升。全面加强了应急演练和专项检查,全年组织了多此综合应急演练、专项应急演练、现场处置卡演练。在河北盛华爆燃事故发生后,公司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从工艺管理、生产管理、DCS及仪表管理、制度管理分四条线认真查找问题和隐患,专题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同时,强化现场管理,夯实基础管理,加大了视频监管,加强了对影响安全生产违纪行为的管理与考核。
三、技术服务持续优化,科技攻坚取得显著成果
公司围绕市场需求深入开展了售后服务和技术攻关。全年多次完成新牌号开发与质量改进小试、中试、应用性能试验。新牌号产品得到试产并推广销售。公司与PVC手套龙头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设定客户定制化生产专用线,通过实施定制化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提升了销量。
公司重点围绕提质增产,开展了多个持续改进项目并实现收益。其中《降低聚合胶乳中氯乙烯残留》项目通过调整回收压力及胶乳温度等措施,降低胶乳中氯乙烯含量;《降低离子膜蒸发装置蒸汽消耗》项目通过调整三效碱液温度自控参数、优化相应工艺控制指标,使蒸发装置蒸汽消耗下降。制定了《项目团队绩效评价方法》加强对项目的跟踪调度及评审,通过持改带级培训,提高带级覆盖率。公司加大了技术研发,新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公司共有三个项目获得辽宁省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公司子公司蓝星东大,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研发,定制化产品不断增加。全年研发多个牌号新产品,其中包括高端汽车座椅用新型催化剂类聚醚多元醇产品。高承载、环保型模塑聚氨酯用聚醚多元醇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蓝星东大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和质量管理体系ISO:新版标准认定,企业带级(黑带、绿带、黄带)覆盖率同比增长,荣获山东省专利创新百强企业称号。
四、市场份额保持稳定,营销策略实现优化转型面对国际环境及环保督查影响下的下游需求缩减以及行业产能过剩造成低价竞争的不利局面,公司营销团队转换策略,主动出击,抢市场、稳客户、拓销量。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市场营销结构,以市场经营、新户开发、售后服务及技术研发为一体,形成三线合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公司糊树脂销售团队深入下游市场,紧盯下游手套新线动向,通过实施多样化包装、包线等定制化服务抢先实现同客户的对接。公司加大对糊树脂下游行业的拓展,重点主打了高端市场增量,在稳定核心户的同时增加交叉户销量。公司加大对外贸出口的力度,成功开发了越南、俄罗斯以及韩国高端糊树脂市场。公司扩大了高效益产品烧碱的销量,通过开发新客户、储备潜在客户,全年烧碱产品实现超计划销售。同时,适时调整产品价格,既保证了生产规模,又提高了产品效益。公司开展了丙烯酸丁酯合约销售,维系了中型用户群体,实施了区域客户的结构调整,开发新用户增加销量。在聚乙烯产品方面,公司在做稳东北本部市场的同时,向华东和华南高价位地区辐射,新开发客户增加销量。公司加大了电商产品销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通过邮箱竞价等方式实现溢价。在聚醚多元醇方面针对行业中高端客户,公司在质量管控、供应能力、运输保障等方面严格要求,实施个性化服务,确保了核心客户订单的持续增量。同时,积极新开发汽车行业高端客户,汽车用高端聚醚同比增长。
五、采购变革持续推进,加大挖潜实现保供降本
公司通过深化采购流程体系管理,对物资需求提报及审核进行规范细化。通过强化物资领用,严格执行维修工单领料发货,减少了二级库物资积压。推进了MRP有效运行,提高了采购效率。对已合作供应商进行了管理评价,优胜劣汰。公司加大供应商的寻源引进力度,通过集采、年招等方式引入优质供应商。同时,同未达标供应商停止合作。公司对部分物资的采购取消了中间商,实现与规模生产商直通合作,提升了采购质量和降本空间。
公司通过实施战略合作方式,积极推进大宗原料的采购降本工作。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了与大宗原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做足大客户采购优惠价格。另一方面灵活采购,通过采取调整采购付款方式、增加付款次数,提前锁量锁价最大限度实现采购降本。
六、精细管理持续深入,重点流程实现规范管控公司推行了全面绩效考核管理,深化了业绩指标考核与过程管理考核并重的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一方面更加突出了生产、销售业绩指标的奖罚比例及处室量化指标的考核,各项考核指标更加细化。另一方面,在考核资金比重上进一步加大,生产及销售过程考核绩效奖励额度均得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
公司强化了制度执行与信息化建设,制定并重新修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公司推进了储运装卸管理改革,现场装卸管理得到改善,费用有效降低。公司提升了现场管理,组织了多现场管理会,十大5S常态区域起到标杆作用。公司加大了管理与信息化融合,对BI系统应用条框重新进行了定义和梳理,针对信息化评价指标逐项进行了优化,认真执行了ERP系统标准化应用,开展了网络信息安全自纠自查,优化了智能巡检,岗位漏检率明显降低。公司子公司蓝星东大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及工艺操作SOP,同时对部分设备改造提升,提高装置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产品批次间稳定性、降低能耗,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使聚醚产品一次合格率得到提高。
公司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了倒班员工休假补偿政策激励、内部调剂、可替代性岗位临时补充等办法。公司完善了《学习应用平台》,组织多人次进行操作考试,并将成绩与工资挂钩,强化了培训的实用性。
公司积极开展了财务运作及政策创效。在各大行贷款审批紧缩形势下,通过努力沟通运作,争取到低息贷款、基准利率下浮等方式,降低财务成本。
七、以建厂八十周年为契机,宣传公司,扩大行业影响力
年公司迎来建厂80周年华诞。公司隆重举行了建厂80周年暨战略合作大会。公司以厂庆为契机,发布了新产品并描绘了打造百年企业新征程的宏伟目标,公司行业影响力及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公司开展了战略合作座谈,与客户代表共商发展大计,通过直面沟通、有效交流,全面深化了战略合作成果,建立了互惠共赢的合作桥梁。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产品以石油、聚醚、氯碱为龙头,并横向发展石油化工产品及精细化工产品。公司认准企业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赢得生机和发展,提出重点向化工新材料产业延伸的发展战略。
在技术进步方面,通过开发引进新技术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公司重要转型;在产品研发方面,坚持主导产品的新牌号、新工艺开发和工业化,实现主导产品技术升级和进步,保持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实现20万吨/年PVC糊树脂及20万吨/年烧碱项目产能目标;聚醚多元醇产品在国内领域的产能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盈利水平排名前列。
公司大胆创新,使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油催化热裂解(CPP)制烯烃技术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建成世界首套50万吨/年催化热裂解(CPP)制烯烃装置,极大地促进了公司从炼油型向化工型的重大转变。通过配套布局丙烯酸及酯、聚乙烯、MTBE等装置,延伸了乙烯、丙烯的下游产品链,形成了石油化工和氯碱化工相结合,以化工新材料为主体的产业新格局,推动了公司整体技术水平的重大进步,完成了公司产品结构的重大战略转变。
经过连续多年的开发创新,公司新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已拥有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PVC糊树脂生产新工艺和新牌号。氯醋共聚糊树脂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一次性手套糊树脂(PH-30)、医疗级一次性手套糊树脂(PH-30G)等多种新牌号及时满足了市场需求,使公司的糊树脂产品在国内市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全年研发多个牌号新产品,包括高端汽车座椅用新型催化剂类聚醚多元醇产品等,其中高承载、环保型模塑聚氨酯用聚醚多元醇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已打造出一批国家级、省级的优秀品牌。PVC糊树脂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星塔牌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丙烯酸及酯和氯碱系列产品被评为辽宁省名牌产品。公司从年至今,被连续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收征收率的优惠政策。
公司子公司蓝星东大是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多元醇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荣获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称号。报告期内,蓝星东大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和质量管理体系ISO:新版标准认定。蓝星东大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集体、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聚醚多元醇产品荣获山东省用户满意产品。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案例入选中宣部、央视《低碳中国梦》纪录片和厚道鲁商诚信淄博十佳优秀案例。蓝星东大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收征收率的优惠政策。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及公司面临的风险
年,在历经新厂区竣工投产、装置达产达标、市场成功扩容后,公司将进入全面提高发展质量阶段。新的一年,外部经济环境依旧复杂,不确定因素性依然存在,中国经济杠杆率上升,投资、消费需求增速的回落叠加及外需增速掉头将对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从化工行业看,产能过剩的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行业结构性调整仍在继续,安全、环保高压仍是常态。上游市场,电石产能增速低于PVC增速,加之环保督察石灰石开采受限,电石供应或将继续紧张;随着烧碱价格高位稳定,国内及进口原盐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随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上涨,公司原油采购成本将大幅增加;当前国家取消了氯碱行业优惠电价,公司生产运行成本将随之增加。下游市场,手套行业作为世界重要生产基地扩产速度不断加快,未来将新增多条生产线,增加糊树脂手套料用量。烧碱下游氧化铝、化纤行业陆续扩产,将带动烧碱需求量增加。对于聚醚行业来说,依靠大宗产品、通用产品闯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未来必须依靠个性化的产品做差异化营销,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以技术升级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抓好两个着力点。一是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的技术创新。二是坚持成本至上的理念,实施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深化五大考核体系及两大工具应用,不断实现生产运营的持续优化,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公司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科学至上的总体引领,聚焦技术创新、安全环保、生产运行、市场营销、采购降本、基础管理、人力资源七个方面重点工作,加大技术创新,强化精细管理,加速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公司经营计划及对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聚焦技术创新工作,依靠技术升级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在新形势下,公司要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将技术研发定位向市场前
端转移,联合下游行业开展应用研究,及时对接研发及生产,形成从用户最新应用需求到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的闭环管理。要牢固树立科学至上的理念,构建充满活力、高效务实的创新主体。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营销、生产、科研等部门的密切沟通、通力合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工作环境。要建立以总经理直接领导的技术、科研、营销、生产定期例会制度,实现总体联动,协调内部资源力量,举全公司之力推进技术进步。通过完善品种结构,扩大应用领域,达到主要产品高端牌号全覆盖,利用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转型升级。
(二)聚焦安全环保工作,真正建立起安全生产的保障体系
公司将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来抓,全面落实好公司安全整改年的各项工作要求。要层层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夯实安全基础。要提升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对排查出的重大风险点要采取措施彻底整改绝不放过,检查记录留痕,整改结果备案。要确保工控系统和安全设施功能完好,加强工艺操作系统、监控及报警系统、SIS系统的状态监控,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系统处于时时受控状态。要完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事故处理能力。要扎实开展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组织员工根据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开展演练,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熟练操作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提高安全技能本领。
(三)聚焦生产运行工作,确保装置规模提产增效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生产体系建设,继续在优化产品生产周期、节能降耗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和操作技能,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操作失误,避免出现品质波动现象。
重点围绕保规模,增效益;深挖潜,降成本抓好生产运行。要强化组织调度,通过采取合理排产保证主要产品产量。同时,调整好产品生产平衡,做到生产效益最大化。针对设备运行短板,实施好预防性维护、重点设备在线监测,通过多措并举确保装置长满优安运行。
(四)聚焦市场营销工作,全面推进高端市场竞争战略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将改变营销单一作战局面,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建立内部产销研联动作战机制,全力进行高端应用市场开发,准确定位,精准发力,主打高端市场。加强同客户的商务合作,拓展产品性能优势,注重新市场培育以及高端市场开发,做好结构调整增量。做好传统营销与新兴模式的有效结合,细化线上竞价管理,完善线下客户服务,做优电商销售,提高溢价收益。继续推进数据化营销,不断完善客户信用评价,细化应收账款管理,让数据成为营销的驱动力。
(五)聚焦市场供应工作,深入实施采购变革降低成本
公司将在采购方面多措并举深挖降本。要成立原油锁价团队,建立原油锁价制度,与专业团队紧密沟通合作,将计价体系纳入摩柯瑞测算体系,合理点价,争取计价效益最大化。
通过战略合作稳定原油资源,优化主力油种,提高高性价比、高收益原油的比例,同时优化船运、港口、运输物流一体化,降低物流费用。继续加大进口原盐资源开发,实现竞价采购。
积极寻求近运距厂家合作降低电石采购成本。继续加大供应商寻源引进力度,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扩大降本空间。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供应商评价评估管理体系,要确保影响安全生产物资采购质量。对辅材、备件等小品种打破零星采购模式,大力推进集采、年招工作,形成采购数量优势。
(六)聚焦基础管理工作,做优运营效能提高效益
公司将持续推进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精细管理。通过全面绩效考核调动部门工作积极性,实现人人有指标,处处挂绩效,鼓励全员多想事、多干事。
全面做实精细管理。继续加大对重要控制点的监察及管理,做好风险防范管控,防止效益流失。切实强化合同管理,增强法律意识。继续严把物资需求审核关,加强备件零购及领用审核,严格执行无耗无采。
强化设备专项管理,将持续改进模式引入设备管理,建立跟踪激励考核机制。
严格财务费用监管,做好资金计划及财务分析,各项费用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组织好运营管理分析会等专业会议,强化会议作用。通过会议平台认真总结、分析生产运营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充分挖掘信息化系统的各项功能与应用,提高生产运营数据化分析能力,通过PI系统及现场运行情况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优化工艺操作,改善系统操控水平,为提升生产运行管理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七)聚焦人力资源工作,增强全员创效干劲与动力面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公司将深刻认清形势,坚持整体布局,充分发挥各条线团队引领作用,形成全员创效的强大合力。要全面做优激励机制,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随后逐步铺开,通过薪酬分配改革实现工作杠杆激励,向重要岗位倾斜,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人员的激励,激发工程技术人员及一线技师深究科研、参与创新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