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9360558.html从近几年中考命题来看,实验题所占分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且考察内容广泛,涉及实验操作、气体制备、溶液配制以及提纯除杂等知识点。由此可见,此类题目在化学科目中始终是教学重点。本文梳理了中考中最典型最常见的几种题型,并通过实验分析揭示考点。一、装置连接实验题熟记实验装置的名称及功能是中学化学的基本要求,其对强化学生操作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而装置连接题大多考查化学物质定性或进行除杂,通过参与的反应物在不同装置中的理化性质改变,来准确地判断出化学物质的种类,并进行提纯除杂。而由于中学阶段需要学习的化学物质较多,且其在各类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又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连接装置时学生常感到困扰。例1:已知气体中可能含有CO2、H2O、CO或H2其中的一种,请利用常见化学装置设计实验,并最终确定气体的主要成分。以下为实验装置:分析:若要确定四种气体是否存在,则需要结合提供的实验装置和试剂,尝试以比较直观的反应现象作为判断依据。首先,H2O若通过装置B,则将与CuSO4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并伴随着蓝色固体的生成。而其余几种气体皆不参与反应,B装置一旦出现蓝色变化可确定H2O存在,反之则不存在。其次,令气体通过D,根据CO2与石灰水的反应,也可以通过沉淀的观测来得出结论。将CO2放在第二阶段也是由于CO的检测会受到CO2的干扰,因此需要在本环节消耗。最后,再令气体依次通过A、B、D,并根据B的颜色与D的沉淀有无来确定是否含有CO和H2。装置连接实验题需要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既不能在同一装置中多种物质共同参与,也需要避免生成物对下一环节反应的干扰。二、实验方案评价题现阶段教学越来越强调开放性,即尊重学生的思考和见解。尤其在实验方案评价题中,学生可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实验方案,选择利用率高或更环保的方式。此类题目的考查方向,不仅十分强调学生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着眼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设计实验时,学生应注意主要过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安全性、经济性。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废铜制备硫酸铜,学生们分别提出了A方案Cu+2H2SO4═CuSO4+SO2↑+2H2O和B方案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应如何抉择?分析:A方案中铜与浓硫酸反应伴随有SO2生成,这种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兴趣实验中不宜采纳此方案。相比之下,方案B的生成物均无毒、不易挥发,从环保角度而言更适合。不仅如此,根据反应式来看,制取等量的硫酸铜时,方案B的原子利用率更高。若能以方案B开展实验,则在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原料消耗。在此类题目解析中,学生应立足现实,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现实问题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