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枯木
近些年,诗词大会比较火爆,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古典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点确实值得赞扬。然而,其中弊端和毛病也不少,有的甚至误导了观众和不少在校学生。
诸如剧本化的装模作样,表演式的炫耀浮夸;一个个选手声情并茂,那几位导师摇头晃脑;主持人的故作矜持,嘉宾们的低凹点评;捧红了几个网红,误导了广大观众;获得了赞助,却失去了真实。
于是有人调侃,背诵古诗几岁的孩子都会,还让这些大哥大姐大叔们在那里装神弄鬼。如果民国打油大帅张宗昌还活着,估计也会怒斥大会,赋油几首。因而借用张大帅的套路,摹写几首,以作调侃。
(其一)
央视多次诗词会,
装模作样卖石灰;
不如老张全原创,
都他娘的只会背!
(其二)
不管硕士农民工,
中专技校在校生;
你来我去如撞钟,
不如电脑不用蒙。
(其三)
好个诗词大会,
导师个个另类;
鹦鹉学舌念碎,
不如老张语醉。
(其四)
嘉宾貌似高深,
选手淘汰剧本;
主持照本宣科,
都是吞枣囫囵!
(其五)
一首两首三四首,
五首六首七八首,
九首十首千万首,
不如老张打油手。
(其六)
半瓶水儿不满——晃荡!
一只葱头插鼻——装象!
穿个对襟就说——唐装!
水平吗,不如——老张!
(其七)
听说大裤衩有盛会,
不叫老张来说劳累,
就恁他娘的这两下,
还不如早点洗洗睡!
(其八)
都说老张一点不懂,
可是看了几乎笑懵;
什么玩意儿飞花令?
都是一窝子瞎糊弄!
笔者鲁钝,抛砖引玉。诸位读者,如果意犹未尽,何不如在文后随意涂鸦,把您的打油诗也来赋他几首,骚一骚那些才子佳人专家学者们。
-6-6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