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山镇仙日村,位于诸暨市西南的大山湾里,由两个自然村组成,一个叫南日村,一个叫仙过岭下村,两村相距三里多,由一条弯弯曲曲的溪坑联结着。村民姓边,长期以来,人们称此村及外面的几个村为边村。南日村,原名叫日入坞底村,意思是太阳落山的坞,村旁的石柱山,据说女娲曾在这里炼石补天,村后的古驿道,蜿蜒地伸向浦江县地带。据《边氏宗谱》记载:边氏宗亲源自黄河流域河南开封,康靖蒙难,始祖亿三公之父应隆公扈驾南迁至临安,经松门定居同山南源。
仙日村,现仅有多户人家,坐落在溪坑两岸。走进村口,随处可见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宅,多为诸暨农村常见的“一字屋”、“四檐前”以及厅堂等,有着百余年历史。在过去,“四檐前”是财主人家的封闭宅院,正屋为五间两基头,气派的也有七间两基头,两旁是侧屋,前面与正屋相对的是厅堂,当中为天井。宅院廊檐相连,户户相隔,一扇正门和两扇侧门与外界相通。夜间三门紧关,强人难以进入,宅内住户可放心而眠。
如此“四檐前”,在不大的仙日村竟有8幢之多。一字屋,四檐前,一幢幢白墙黑瓦的古民居,衬托在青山绿水间,仿佛如名家笔下的一幅硕大水墨画。古宅内,窗明几净,人们或酿制“同山烧”,或饲鸡喂鸭,处处是恬静的农家生活情景。使人惊奇的是,不管是内墙还是外墙,墙上的石灰历经数不清的风雨侵袭,居然没有斑剥脱落,也没有发黄变色,洁白光滑如昨天粉刷上去一般。原来,这里曾是“边村石灰”的主产地。据清《光绪诸暨县志·物产志》记载:“石灰,邑山多矿石,石工凿取烧灰,较他邑产坚凝利用。以县南之同山、县北之陈赵坞出者为佳。诸暨境内有6条石灰石矿带,其中“红马坞~绿藏(含仙过岭下~张坞底矿段),矿带长约30公里,是县内长度最大、开采量最多的石灰岩条带。”在山靠山,烧石灰成了当地的传统产业,也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用木柴作燃料,火力旺,温度高,烧出来的石灰白净细腻,无灰粒无杂质,有着极好的韧性。年《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载:“石灰矿以大成坞、上马宅、前坑坞、邵家楼、边村、盛兆坞……诸处为最有名,质坚凝,用以粪田墁屋,较他邑为优。”
旧时,开采石灰石都用土法:钢钎打眼、火药爆破。炸下来或炸裂开的大石块,再用钢钎、铁锤敲凿成二三十斤重的坯石,挑到灰窑边上,叠窑烧灰。……筑窑、叠窑、烧窑是烧制石灰的重要环节。那时边村筑的是小窑,每窑烧灰四五万斤,烧一窑石灰要有几百担柴。筑窑就要用石块叠好炉灶,筑好窑口,可以烧柴排炭灰。叠窑要整理石块,从窑底叠到窑顶,总有4米多高。叠窑要留好通风上火的口缝,以烧透柴料,保证石灰质量。因石灰石性脆,突遇高温易爆塌窑,烧柴时要采取逐步加温的办法。小窑烧三天三夜。高出灰窑部分也要烧透,夜间看去象个通红的火球,然后用糊泥糊住窑上突出部分,又封住烧火口,以保住窑内高温,使整窑灰石能烧透成灰。用糊泥封窑也有防止塌窑的作用。
因此,点火烧灰要选择好的天气,如遇雨雪天就要多用柴料,自备的柴料用光了,只好借用别人备用的柴料,以作应急处理。柴薪是烧制石灰的重要材料。一般年份,上半年烧夏灰,下半年烧冬灰,一年烧十来窑灰就要用几千担柴。所以,村民总是穿着柴袜、草鞋,带着饭包、茶桶去砟柴,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年纪大一点,身体差一点的实在吃不消。开采灰石,挑运灰石,砟柴、挑柴、叠窑烧灰,出灰挑灰都是既辛苦又危险的行当。世代族人村民为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副业生产,总是坚持不懈,艰难经营,为了村族的生存发展,艰辛危险在所不辞”。
那个年代,同山的“边村石灰”可占据了诸暨上半县的市场。早些时候,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石灰都是用人挑着,到三五十里外的安华、牌头等集市去出售。两三百斤的担头放在肩上,一行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夵柱横搭,步调一致,号子声声,过山穿村,其势浩浩荡荡。路人见“石灰客人”过来,纷纷让到一边,点头挥手以示敬意。
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石灰”的故事:诸暨同山是石灰主要产地之一,上世纪60年代“公社化”时期,专门成立有运送石灰的“运输队”,以“手车”将石灰运往外地出售。其时国家暂时困难,物资供应紧张,运输队手车“车胎”破旧磨损,常常无处更换新胎。据说那些年县里负责“社队企业”一块工作的寿威(—)同志正好是同山人,于是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找寿威同志想想办法,亲不亲,家乡人,或许能帮上大忙呢。于是七八个人争先恐后一起来到寿威同志办公室。寿威同志泡茶让座,热情地接待了家乡人,又认真听完了他们的要求。可当时确实没有轮胎呀,而一下子又说不清楚。想了一会,寿威同志说,我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于是他们一群人来到了“诸暨火车站”,这时正好一列火车到站停靠。寿威同志说话了。他说:“同志们,现在国家暂时困难,物资供应确实紧缺。你们看,就是国家的重要交通工具——火车,也只能是光着轮子运营,没有轮胎,这可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困难一定会克服的,你们也只有先用‘扁担加夵拄’了。等以后有‘轮胎’了,我一定帮大家解决”。大家一看,火车轮子确实没有装“轮胎”,也就心服口服了。但在回家路上,也有人提出质疑,火车到底有没有“轮胎”?这时,一位见多识广的社员出来讲话了,他说:“当然是有‘轮胎’的。有一次我从火车边经过,亲耳听到‘轮胎’爆裂的声音,还亲眼看到爆裂后冲出来的‘白气’呢。这还会有错吗?”原来,这位社员错将火车到站后释放“蒸汽”当成是“轮胎”爆裂了,那声音确实是很响的呀。争来争去,也争不出个结果,不得已,他们也只有先靠“扁担加夵拄”来运送石灰了。
山村的人们勤俭朴实,与石灰打交道,练就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甘守淡泊的性格,富裕起来后他们不是吃喝逍遥,而是造“白墙黑瓦”的房子,为子孙留一份家产。就这样,上新屋、厅基前头、二三房……等等大宅大院,先后竖了起来。现代建筑钢筋水泥,造多层见怪不怪,可在村中,有一幢砖木结构的“小三楼”,至今依然有人居住着,并基本保持着原样,一楼打灶烧饭,二楼摆桌会客,三楼安床睡卧。“小三楼”的主人叫边孝吉,那年他从杭州回来,把超前意识带进了山村。在建自己新房的同时,还出资修筑了通往浦江县中余村、长达十多里的古山道,方便了两县商贾的物品交易,以及山民的相互来往。
一代又一代,村民们以山以石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质朴无华。他们十分珍惜老祖宗的古宅遗产,“文革”时大破“四旧”,村民们用糊泥涂抹在牛腿、梁托、门额等木石构件上,再用石灰粉饰,从而使雕刻着的动物、花草和云纹逃过一劫,显现出特有的古朴风韵。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陆续关闭了石灰窑,向多种经营发展。开辟的茶园,是诸暨市有机茶生产基地,开辟的果园,盛产的大红袍、白沙枇杷位居同山镇第一,种植的红高粱,用传统技艺酿制“同山烧”,香飘四方。更多的是走出山村,或求学或打工,在外面的世界打拼闯荡,大部分在城里购了房,但他们常回老家,开门窗扫庭院除尘埃,发现漏洞和破损及时修补。镇、村领导把古村的保护的开发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近几年来投入资金,修复了古厅堂,并将村后的古驿道开发成可健身行走、可看名胜古迹、可听人文历史典故、可吃农家特色美食的旅游山道。
如今的边村石灰,虽然退出了传统产业的历史舞台,但石灰的品行却正如明代诗人于谦所写“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回顾传统产业,扩散给更多人哦!
来源:同山镇
供稿:朱黎灵
审核:魏涛涛
如果信息不错
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