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城市道路)
目录
一、横向裂缝
二、纵向裂缝
三、网状裂缝
四、反射裂缝
五、翻浆
六、车辙
七、拥包
八、搓板
九、泛油
十、坑槽
十一、松散
十二、脱皮
十三、啃边
十四、光面
十五、与收水井、检查并衔接不顺
十六、施工接缝明显
十七、压实度不足
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城市道路)
一、横向裂缝.现象
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2.原因分析
()施工缝末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2)沥青未达到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致使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应变)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应变)。
(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
(4)桥梁、涵洞或通道二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3.预防措施
()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铺筑新混合料。
(2)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要求,按本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4)桥涵两侧填上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工后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5)反射裂缝预防见.4
4.治理方法
()为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对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灌缝。灌缝前,须清除缝内、缝边碎粒料、垃圾,并使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撒上租砂或3~5mm石屑。
二、纵向裂缝.现象
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2.原因分析
()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末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
(3)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
3.预防措施
()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避免前摊铺幅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后半幅,确保热接缝。
(2)如无条件全路幅摊铺时,上、下层的施工纵缝应错开5cm以上。前后幅相接处为冷接缝时,应先将已施工压实完的边缘坍斜部分切除,切线须顺直,侧壁要垂直,清除碎料后,宜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之预热软化,然后铲除敷贴料,并对测壁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摊铺相邻路幅。摊铺时控制好松铺系数,使压实后的接缝结合紧密、平整。
(3)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必须达到要求。如符合质量要求的回填土来源或压实有困难时,须作特殊处理,如采用黄砂、砾石砂或有自硬性的高钙粉煤灰或热焖钢渣等。
(4)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须与老路面一致,或稍厚。土路基应密实、稳定。铺筑沥青面层前,老路面侧壁应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沥青面层应充分压实。新老路面接缝宜用热烙铁烫密。
4.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