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老干部局驻玉碗镇石灰村以来,开展抓产业、促脱贫、保稳定、护生态等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帮扶村民脱贫致富。如今的石灰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
把别人家事记心中的“暖男”一个多星期的阴雨天刚刚过去,石灰村开始放晴,在路上,我们遇到了正在走访的工作队。“药记得按时吃,下午会降温,记得加件衣服。”眼前这位“唠叨”的同志就是省委老干部局驻玉碗镇石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李大鹏。
李大鹏是村里公认的“暖男”,到村履职后,村民的大事小事他都会耐心帮助解决,和群众打成一片,石灰村的很多老人们都认识他,亲切的叫他小李同志。
他是第一个带着尘肺病人“续命”的扶贫干部,村民陈支彬患有尘肺病,妻子五年前离家,不识字无法外出治疗,李大鹏主动陪着他去外地专业医疗机构救治,与病人同吃同住。陈支彬的病情有了好转,李大鹏经常会去关心看望,每次遇见他,也是少不了的“唠叨”,在陈支彬眼里,李大鹏早已是亲如手足的兄弟。
村里同样患有尘肺病的谢家林,如今也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逐渐摆脱因病致贫的困境。谢家林告诉记者,去年驻村工作队帮助他们家解决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资助他一万多块钱发展蜜蜂养殖业,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李大鹏说:“谢家林是石灰村的深度贫困户,去年我们到他家来的时候,家中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通过帮扶后,今年家里添置了沙发、电视、柜子,整个家庭看起来也有生气多了。”
从大事到小事,驻村工作队始终以百姓为先,真诚的为群众办实事,然而在谈到家庭时,他们却几度哽咽,李大鹏说:“就我个人而言,在孩子只有四个月大的时候,就下乡扶贫,我的妻子也是在脱贫攻坚一线,是双职工扶贫家庭。由于两人所在的县今年都要脱贫出列,孩子在一岁半就进入了幼儿园小小班……”帮群众解决困难的“暖男”却成了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
以村为家发展建设不遗余力驻村以来,工作队带头实施石灰村村级办公场所,烟水配套机耕路建设,饮水提质增效等9个扶贫项目。
针对石灰村高龄党员多、流动党员多、党建经费少、活动组织少的实际,驻村工作队主持了全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清理工作,将原有12个支部撤并为8个,建立健全党支部管理制度,配齐6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设施设备,提高了支部党建工作经费,创建网上党支部,带头落实“三会一课”,认真开展“三讲三评”,建设集体经济蜂场、鱼塘,有效提升了石灰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带领村民蹚出致富的好路子驻村工作队员常说,他们有一个梦想,就是给挂联点的群众留下一个靠谱的、能致富的产业。为实现这个梦想,工作队积极招商引资,全面展开土地流转工作。集体经济公司以水池、沟渠、机耕路、民用房等基础设施和流转土地入股,进行保底分红。
同时,工作队根据海拔,分层次划分种植、养殖产业片区的模式,发展“牧草+黄牛”、“珍珠李、方竹+生猪”、“蔬菜+蜜蜂”产业,截止目前全村发展牧草亩、珍珠李亩、方竹亩、蔬菜亩,有黄牛头、生猪头、蜜蜂箱。
奉献浇灌绽放致富之花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队员何道良早已把石灰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村里的小物件他会自己用心添置,就连村委会花台里的青苔也是他一块块从山上采摘了背下来的。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驻村工作队员付出了青春、汗水、甚至更宝贵的东西。董宝军同志、竟明亮同志,都是在家中老人重病的情况下没能陪伴老人最后一程,霍逍红同志新婚燕尔就到村工作,驻村后才发现怀孕,在下乡途中不幸流产,周芍同志老公在外深造,每天晚上都要陪远在昆明的孩子读书做作业,无法陪伴家人,他的孩子也成了留守儿童……李大鹏说:“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役,打仗哪有不牺牲的。”
每一位驻村队员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汗水,默默书写无悔人生,用真心,谱真情,让致富花儿开遍石灰村,扎根石灰村的大地。
编审|罗珩
编辑|朱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