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类别:酸、碱、盐。)
Cu(OH)2CaCO3Fe(OH)3MgCl2NaHCO3H2SO4H2CO3Ca(H2PO4)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酸、碱、盐概念的理解并以此来判断化合物的种类,酸碱盐的概念都是建立在电离这个基础之上的,酸碱的通性也须从电离的角度来考虑。酸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一类化合物,那么上述物质中符合酸的定义的有H2SO4H2CO3;碱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上述物质中符合碱的定义的有Cu(OH)2、Fe(OH)3;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一类化合物,上述物质中符合碱的定义的有CaCO3、MgCl2、NaHCO3、Ca(H2PO4)2。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NaHCO3和Ca(H2PO4)2划归为酸,因为它们产生的阳离子不全部是氢离子。
答案:酸:H2SO4、H2CO3
碱:Cu(OH)2、Fe(OH)3
盐:CaCO3、MgCl2、NaHCO3、Ca(H2PO4)2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AgNO3溶液与NaCl溶液
B、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
C、FeCl3溶液与KOH溶液
D、KNO3溶液与Na2SO4溶液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复分解反应条件及其规律的理解情况和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真正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规律,这样才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上述题中的问题。复分解反应主要是酸、碱、盐三类物质间的反应,但并不是任意间都能反应的,发生反应的条件有两方面:一、对生成物的要求,即有水或气体或沉淀产生,该反应便可能发生;二、对反应物是否呈溶液状态的要求,即有酸参加的反应,只要酸是溶液即可(指酸与碱或酸与盐的反应);无酸参加的反应,必须均是溶液才行(指碱与盐或盐与盐的反应)。将以上两方面条件结合起来应用到题中进行分析,便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D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 )
A、Na2SO4、BaCl2、HNO3
B、KNO3、Na2CO3、CaCl2
C、MgSO4、NaOH、H2SO4
D、AgNO3、NaCl、HCl
解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之一就是是否有沉淀生成,而生成物是否为沉淀就要求我们熟记盐的溶解性口诀,并以此来进行判断。A组中会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BaSO4,B组中会产生不溶性的CaCO3,C组H2SO4的量的多少会决定是否有沉淀产生,D组中会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AgCl。
答案:C
在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B.滤渣中只含Ag和Cu,一定无Zn
C.滤渣中一定有Ag、Cu、Fe,一定无Zn
D.滤渣中一定有Ag、Fe、Cu、Zn
解析:铁粉加入到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液中,能与AgNO3、Cu(NO3)2反应置换出金属Ag与Cu,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说明滤渣中一定含Fe,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Cu、Ag都排在H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而Zn虽然能与盐酸反应,但Zn在Fe前面,不能被铁置换出来,因此滤渣中含铁,滤液中就不会存在AgNO3、Cu(NO3)2,而存在Fe(NO3)2、Zn(NO3)2。[来源:Zxxk.Com]
答案:AC
将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增加,同时又生成其它物质的是()
A.碳酸钠晶体B.浓硫酸
C.熟石灰D.食盐
答案:C
现有几种物质:(1)无水硫酸铜;(2)胆矾;(3)碳酸钠;(4)烧碱;(5)食盐;(6)NaNO2;(7)CO;(8)CH3OH;(9)熟石灰;(10)AgNO3;(11)浓硫酸,试选择适合物质的编号填写下列空白(编号可以重复使用)
①具有毒性的盐是____________,有毒性但不属于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调味,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烧碱、纯碱的物质是_________;
③改良酸性土壤用___________
④〈4〉农药“波尔多液”是用_______和________配制的;
⑤要证明某工业酒精中含有水,可向工业酒精中加入__________然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⑥若试管壁附有油脂,常用热的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洗涤;
⑦要除去CO2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__;
⑧容易潮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⑨要确认并除去某气体(H2、O2、CO2等)中所含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将气体通过______溶液。
答案:①(6)、(8);②(5);③(9);④(3)、(9);⑤(1);⑥(3);⑦(11);⑧(4);⑨(10)
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答案: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
我省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某校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海洋资源与利用”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学习小组得出下列调查结论,你认为其中可能实现的有_______(填序号)。
(A)海水淡化(B)海水养殖(C)海洋捕捞(D)海洋运输
(2)海水晒盐最初得到的是粗盐,含有许多杂质,经①溶解②沉淀③_____(填操作名称)④蒸发可制得精盐。
(3)该学习小组建议地方政府建一化工厂,利用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海边盛产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制取无水氯化镁,生产的大致流程为:
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填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命题视角新颖,有两大特点:一是以研究性学习为背景,将研究性学习与当地的环境保护、资源的综合利用、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二是充分体现了地方特点,体现了化学的应用价值。
答案:(1)(A)、(B)、(C)、(D);(2)过滤;(3)(C)
分析: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得出结论。
科学实验发现,有一类酸溶液的酸根离子(可用表示)与的化学性质类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类酸溶液的通性。
(1);(2);(3);
(4);(5);
解析:题中所给予的信息是,酸根与性质相似,即与的性质相似,的通性与的通性相似,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