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韵丨于谦妙论读书的益处和乐趣,王立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http://www.jk100f.com/
这个于谦不是相声演员,而是明朝兵部尚书于廷益。他写的一首七律《观书》妙论读书的益处和乐趣,历史学者王立群为他伸出了大拇指点赞。提起于谦,不能不提到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于谦自小刻苦读书,因敬佩文天祥的气节,他把文天祥的画像悬挂在书房中时时敬仰。二十三岁那年,于谦考取了进士,从此踏上了命运多舛的仕途之路。科举考试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很多人把读书当做考学就业的敲门砖,之后就把心思花在名利上。其实于谦也很忙,入职第五个年头,就以御史一职参加平叛,主政一方整肃吏治,率部抵御外敌入侵。繁忙之余,他不忘读书,并写下一首七言律诗《观书》,倡导大家共同读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读书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不多,同时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读书碎片化和深度不足的问题很普遍。让我们阅读于谦的《观书》,重新体验读书之妙。书中有情首联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书当做老朋友,每天从早到晚形影不离。这使我们想起了少年时期阅读小说,那精彩的情节吸引我们废寝忘食,与主人公同喜同悲。冰心先生在她的《繁星》组诗中展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彼此孤单,偶尔相互颂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很多时候也是单调乏味的。而读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让我们体会不同的人生。很多人喜欢阅读电子书,你看那些低头族对着手机屏幕发笑、发愁、发呆,阅读带来的是不同的情感体验。书中有味中间两联采用夸张的手法妙论读书如饥似渴、有滋有味的神态,可见读中有味。鲁迅幼小时候读书处起名为三味书屋,但他在文章中说的却是私塾里的陈腐味。于谦在诗中向我们描述的是一股清新的味道。阅读书籍之前,内心是清净的,没有一丝一毫尘世的杂念,而在阅读期间,书中的各种味道源源不断而来,值得阅读者慢慢咀嚼。幼时对读书有渴望,那种书香的味道让人陶醉;进入社会后,从书中可以读出酸甜苦辣的不同人生;而冲破了名利的枷锁之后,书籍犹如菜根,苦中有甜。书中有景结尾一联采用反衬的手法,重点写读书的美景。他批评那些追逐名利的寻芳客寻花问柳,却为找不到美景而沮丧,他们不知道,其实真正的美景就在家里,就在书房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生活琐事让人乏味,蝇营狗苟的羁绊让人无奈,于是唱出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在书籍里有四季如春的美景。书籍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景致,阅读历史典籍可以引以为戒;阅读小说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观赏风景,跨越千万年,视野千万里,书中之境唯有读书之人才能领略。提起于谦,他的主要成就是领兵打仗,他的品质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是千古以来德才兼备的楷模,令世人敬仰。而他的诗文存世不多,其中《石灰吟》是他人品的真实写照。于谦很忙,但他忙里偷闲喜欢读书,这首《观书》深受现代学者王立群的欣赏,为于谦伸出大拇指点赞。他的鉴赏核心是开卷有益,而于谦妙论读书的益处和乐趣,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真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