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石灰吟》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于谦在十二岁时,观察石灰的烧制过程所写的一首诗歌。全诗原文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从小就志向远大,学习刻苦。有一天,他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他看到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的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他的思考。随后,他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是对石灰的描述,更是他对自己日后人生追求的表述。
《石灰吟》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关于于谦12岁写《石灰吟》的记载,并没有明确的史料出处。然而,有文史研究者根据历史记载和文学研究,推断这首诗很可能是于谦在少年时期创作的。
于谦出生于年,卒于年。他少年时在三茅观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气的《石灰吟》。《石灰吟》以石灰为比喻,描述了他面临困难和考验时的态度。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确切时间,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无论具体时间如何,这首诗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为传诵和引用。
三茅观原名“三茅堂”,是南宋绍兴年间敕造的宫观,曾列为南宋十大宫观之一。元代毁于战火,明朝初年重建,内设学堂,据传少年于谦曾在此读书求学,刻苦用功,成年后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风范,正是在少年时奠定而成。明朝名臣于谦从小就有进取心和爱国志,他以石灰为比喻,表达了自己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在诗中,于谦以石灰为比喻,描述了自己面对困难和考验时的决心和信念。他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句话的意思是,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此外,于谦还表达了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能留下清白在人间的决心。他在诗中以石灰自喻,表示自己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压力,都将坚守正义、保持高洁的品质。
总之,少年于谦以石灰自喻,表现了他勇敢坚定的品质和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决心。这首诗也成为了于谦一生追求真理、不畏艰险的象征。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它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意志的”。后来,“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如《尚书·尧典》中记舜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
在《尚书·舜典》中,帝舜命夔主管音乐,教胄子,要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明,刚正而不苛虐,简易而不傲慢。诗是表达人的意志的,歌是延长言语的,声音是依从言语的,律是和谐声音的,八种乐器的声音能调和得谐和一致,就不会产生错乱的节奏。
所以,“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意志的。而《石灰吟》可以称得上“诗言志”的优秀代表。这与于谦用其一生践行了他的志向“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明朝于谦是一位杰出的官员,他在军事、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贡献。他在军事上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政治上,他主张用人应该用贤不用贵,并提出“使诸将各为其事,各专其功,不兼其职”。
此外,于谦还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力主国家社稷为重,君为轻。在明英宗时期,他因不向权臣王振送礼而被诬陷下狱,但后来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的强烈请求而复任。在“土木之变”后,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并率领二十二万大军抵御瓦剌大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于谦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明朝官员和爱国者,他的历史贡献和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于谦正是用他高尚的品行为自己的《石灰吟》做了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