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上)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6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苏打溶液显碱性,苏打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CaCO3是生产普通玻璃和硅酸盐水泥的共同原料
2.(6分)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9H14O8
B.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11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可生成3种有机物
D.1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
3.(6分)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4.(6分)年11月16日,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1mol包含6.×个原子或分子等基本单元,6.×mol﹣1,这一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基于这一新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性消除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含gFe(OH)3的胶体中Fe(OH)3胶粒的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92g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D.常温常压下,7.8gNa2O2与足量潮湿的CO2气体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5.(6分)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Y、Q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之和为2,元素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M是地壳中含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Y可以形成YX3、Y2X4等化合物
B.简单离子半径:Y<Z
C.元素Z、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M、Q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6.(6分)常温下,用Na2S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AgNO3、Zn(NO3)2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已知:Ksp(Ag2S)<Ksp(ZnS)。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处表示Ag2S的不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Ksp(ZnS)=10﹣23.8
C.升高温度,X线位置将发生变化
D.X、Y分别为ZnS、Ag2S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
7.(6分)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Al﹣PbO2电池,电解质为K2SO4、H2SO4、KOH,通过x和y两种离子交换膜将电解质溶液隔开,形成M、R、N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a>b),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区域电解质为KOH
B.放电时,Al电极反应为:Al﹣3e﹣+4OH﹣═[Al(OH)4]﹣
C.R区域的电解质浓度逐渐减小
D.每消耗0.1molPbO2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8题—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11题—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
8.(15分)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海带提取碘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
(1)系列操作1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操作2的实验方法是 。
(2)氧化I﹣通常用H2O2作为氧化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某实验小组研究I﹣的氧化,将SO2通入KI溶液中,出现黄色,查阅资料,发生了以下反应:SO2+4I﹣+4H+═S+2I2+2H2O。为了探究该反应的影响因素,设计以下实验:
①用水吸收SO2制取SO2水溶液,吸收装置最佳的是 。
②实验1和2探究 对实验的影响,实验2和3探究 对实验的影响。对比实验3,实验2加蒸馏水的体积为 (用表中字母或字母的表达式作答)。
③添加药品的合理顺序为:SO2水溶液、 、稀盐酸、 (填“KI溶液”或“蒸馏水”)。
④往三组实验中滴加淀粉溶液,均没有出现蓝色,你认为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检验该反应发生的实验试剂是 。
9.(14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1)CO还原NO的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H=﹣dkJ/mol(d>0)部分化学键的
键能数据如表(设CO以C≡O键构成):
①由以上数据可求得NO的键能为 kJ/mol(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②写出两条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 。
(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molCO2和ymolH2,发生的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50kJmol﹣1
①如图1中能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为 (填“a”或“b”),其判断依据是 。
②若x=2、y=3,测得在相同时间内(5min)不同温度下H2的转化率如图2所示,则在该时间段内,恰好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点为 (填a、b、c),此时,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容器内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 。
10.(14分)一种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SiO2)为原料制备硝酸铜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取”过程中Cu2S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恒温“浸取”的过程中发现铜元素的浸取速率先增大后减少,有研究指出Cu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过程的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①Cu2S+2CuCl2═4CuCl+S;② 。
(3)“回收S”的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不宜过高,原因是 。
(4)向滤液M中加入(或通入) (填字母),所得物质可循环利用。
a.铁
b.氯气
c.高锰酸钾
d.氯化氢
(5)“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 ;向浓缩池中加入适量HNO3的作用是 。操作Ⅰ是 。
(二)选考题(15分)
11.(15分)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成分是硝酸钾、硫磺、木炭,反应原理为S+2KNO3+3CK2S+N2↑+3CO2↑。
(1)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K、S、N、O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上述反应涉及的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N2中π键与σ键个数比为 。
(2)CO2与C2H5OH相对分子质量值相差2,但二者熔沸点相差很大,原因是 。
(3)KNO3晶体中,NO3﹣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 ,NO3﹣离子的立体构型是 。
(4)硫化钾的晶胞结构图如图。硫离子的配位数为 ,若晶胞中A点坐标为(0,0,0),B点坐标是(,,0),C点坐标是(0,,),则D点坐标为 ,若晶胞参数为d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含d、NA的代数式表示,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5分)
12.天然产物全合成是现代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H是合成某种生物酶的核心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B的结构简式为 ;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C→D的反应类型是 。
(2)鉴别C和D可选用的试剂为 。
(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
(4)设计C→D、F→G的目的是 。
(5)I是D的同分异构体,则满足下列条件I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B.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试题解析
1.解: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没有,两者可以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故A正确;
B.苏打对人体有腐蚀性,会危害人体健康,不能用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小苏打或氢氧化铝,故B错误;
C.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C正确;
D.水泥的原料是粘土和石灰石,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所以原料中均有石灰石,故D正确;
故选:B。
2.解: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9H14O8,故A正确;
B.苯环和氢气以1:3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和氢气以1:1发生加成反应,酯基、羧基中碳氧双键和氢气不反应,该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2个碳碳双键,所以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所以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
和HCOOH两种物质,故C错误;
D.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酚羟基及该有机物中的酚羟基都能和NaOH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7molNaOH,故D错误;
故选:A。
3.解: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应用向上排空法,故A错误;
B.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喷泉实验,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为对比稳定性,则小试管中应为碳酸氢钠,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如生成二氧化硫,则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溶液褪色,可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4.解:A.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Fe(OH)3的胶体中胶粒是Fe(OH)3集合体,所以Fe(OH)3胶粒的数目小于NA,故B错误;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92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n2mol,则含原子6NA个,故C正确;
D.7.8gNa2O2的物质的量n0.1mol,Na2O2与CO2的反应为歧化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此反应中1molNa2O2转移1mol电子,故0.1molNa2O2转移0.1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5.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N、Z为Na、M为Al、Q为Cl,
A.X、Y分别为H、N元素,H、N可以形成NH3、N2H4等化合物,故A正确;
B.氮离子和钠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Z<Y,故B错误;
C.元素Z、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二者可以发生反应,故C正确;
D.M、Q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AlCl3是强酸弱碱盐,铝离子水解呈酸性,故D正确;
故选:B。
6.解:A.a点处Q(Ag2S)>Ksp(Ag2S),说明Ag2S为过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图象中得到c(Zn2+)=10﹣19.8mol/L,c(S2﹣)=10﹣4mol/L,Ksp(ZnS)=c(Zn2+)×c(S2﹣)=10﹣19.8mol/L×10﹣4mol/L=10﹣23.8(mol/L)2,故B正确;
C.升高温度,Ksp增大,X直线向右上方移动,故C正确;
D.上述分析计算得到,X为ZnS沉淀溶解平衡曲线,Y为Ag2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D正确;
故选:A。
7.解:A.由图可知,原电池工作时,Al为负极,被氧化生成[Al(OH)4]﹣,PbO2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M为KOH,R为K2SO4,C为H2SO4,故A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Al﹣3e﹣+4OH﹣=[Al(OH)4]﹣,故B正确;
C.钾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消耗氢离子,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y是阳离子交换膜,x是阴离子交换膜,R区域的电解质浓度逐渐增大,故C错误;
D.电路中转移电子0.2mol,正极反应为PbO2+SO42﹣+2e﹣+4H+=PbSO4+2H2O,每消耗0.1molPbO2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C。
8.解:(1)CCl4是不溶于的液体,分离含有I﹣、IO3﹣的溶液和CCl4混合物,可用分液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分液漏斗,分离含有I2的悬浊液,可用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过滤;
(2)H2O2氧化I﹣生成生成H2O和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2H2O+I2,
故答案为:2I﹣+H2O2+2H+=2H2O+I2;
(3)①SO2易溶于水,会发生倒吸,吸收装置最佳的是A,
故答案为:A;
②对比实验1和2可知,二者只有盐酸的用量不同,则实验1和2是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实验的影响;对比实验2和3可知,二者只有KI的用量不同,即实验2和3是探究I﹣的浓度对实验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2和3只有KI的用量不同,其他物质的用量必须相同,且溶液的总体积相同,即a+b+V(蒸馏水)=a+2b+c,则V(蒸馏水)=b,
故答案为:溶液的酸碱性;I﹣浓度;b;
③发生反应之前,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SO2水溶液呈酸性,可能与KI溶液反应,所以添加药品的合理顺序为:SO2水溶液、蒸馏水、稀盐酸、KI溶液,
故答案为:蒸馏水;KI溶液;
④I2具有氧化性,生成的I2与过量SO2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导致淀粉不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可检验硫酸根离子证明反应的发生,检验硫酸根离子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
故答案为:SO2+I2+2H2O═H2SO4+2HI;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
9.解:(1)①设NO的键能为xkJ/mol,CO还原NO的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H=2akJ/mol+2xkJ/mol﹣4ckJ/mol﹣bkJ/mol=﹣dkJ/mol,解得x,
故答案为:;
②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增大CO与NO的投料比等,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转化率,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增大CO与NO的投料比;
(2)①由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能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为a,
故答案为: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②由图可知,反应正向建立平衡,反应未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一直增大,b点时恰好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移,H2的转化率变小,b点时H2的转化率为80%,氢气的反应量为3mol×80%=2.4mol,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8mol/(Lmin),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0.8mol=1.2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2.4mol=0.6mol,CH3OH和H2O的物质的量均为0.8mol,容器内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1.2mol+0.6mol+0.8mol+0.8mol):(2mol+3mol)═17:25,
故答案为:b;0.48mol/(Lmin);17:25。
10.解:(1)Cu2S溶于FeCl3溶液生成CuCl2、S和Fe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4Fe3+=2Cu2++S+4Fe2+,
故答案为:Cu2S+4Fe3+=2Cu2++S+4Fe2+;
(2)恒温“浸取”的过程中发现铜元素的浸取速率先增大后减少,有研究指出Cu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反应②为CuCl2的生成反应,方程式为CuCl+FeCl3=CuCl2+FeCl2,
故答案为:CuCl+FeCl3=CuCl2+FeCl2;
(3)“回收S”的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不宜过高,原因是温度过高,苯容易挥发,
故答案为:温度过高,苯容易挥发;
(4)结合分析可,滤液M为FeCl2为主要成分,通入氯气氧化产生FeCl3可以实现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b;
(5)结合分析可知,“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调节pH除去铁离子,向浓缩池中加入适量HNO3的作用是抑制铜离子水解,操作Ⅰ是冷却结晶,
故答案为:调节pH除去铁离子;抑制铜离子水解;冷却结晶。
11.解:(1)S为16号元素,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所以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K为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依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第一电离能,从上往下依次减小,从左往右依次增大,但是需要注意,第IIA族与第VA族由于处于轨道全满与半满的稳定状态,故第一电离能偏大,则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N>O>S>K;元素周期表从下往上,从左往右,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强,电负性越来越大,所以电负性最大的是O;N2分子中两个N原子形成氮氮三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所以N2中π键与σ键个数比为2:1,
故答案为:3s23p4;N>O>S>K;O;2:1;
(2)两物质均为分子晶体,但二氧化碳为非极性分子,乙醇是极性分子,且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故乙醇熔沸点比二氧化碳高,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为非极性分子,乙醇是极性分子,且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故熔沸点比二氧化碳高;
(3)NO3﹣中心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所以N为sp2杂化,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sp2;平面三角形;
(4)分析晶胞结构,依据均摊法可知白球位于顶点和面心,所以个数为,黑球位于晶胞内部,个数为8,离子晶体化学式为其原子的最简比,且硫化钾的化学式为K2S,所以白球为S,黑球为K,以顶面面心S离子为例,该晶胞中有4个K离子,其上方晶胞还有4个,所以硫离子的配位数为8;D点在底面投影位于AB连线的中点,在左侧面的投影位于AC连线的终点,所以D点的坐标为(,,);晶胞的质量mg,晶胞体积V=d3pm3=(d×10﹣10)3cm3,ρgcm﹣3,
故答案为:8;(,,);。
12.解:(1)B的结构简式为
;C为
,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C中酚羟基上的H原子被取代生成D,C→D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
;羟基;取代反应;
(2)C中含有酚羟基、D中含有酯基,则鉴别C和D可选用的试剂为氯化铁溶液,
故答案为:氯化铁溶液;
(3)A的结构简式为
、B为
,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A→B的化学方程式
+Cl2
+HCl,
故答案为:
+Cl2
+HCl;
(4)在合成过程中需要引入硝基,而酚羟基容易被氧化,所以在硝化过程之前将酚羟基转化为酯基,引入硝基之后再将酯基水解、酸化后转化为酚羟基,故设计C→D、F→G的目的保护酚羟基,
故答案为:保护酚羟基;
(5)D为
,I是D的同分异构体,I的结构简式符合下列条件:
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含有羧基;
B.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有
、
,
故答案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