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中考政策纷纷变革,导致中考上线率甚至不足50%。
身处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现在的教育需要给孩子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需要朝着通识教育的方向迈进。
单一的知识结构,从小的方面来说,会使孩子的人生更匮乏,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那要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局”?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多方面发展、文理兼备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套由教育部推荐以生动语言讲解了语文、天文、地理、气象、生物等多个学科的小学生必读书——《诗词中有科学》。
从花草树木到鸟兽虫鱼,从山川河流到自然现象
72首古诗词+个科学知识+18个视频
全新有趣的学习古诗词视角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进入古人生活的世界中一探究竟吧!
这套书不仅很实用,还特别有趣,实现了诗词和科学的无缝拼接,而且争取到了近乎对折的价格,6册彩色印刷书仅需99元,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了。
让孩子游刃于语文和科学之间,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
这套书包含《植物篇》《四季篇》《寄情篇》《观物篇》《动物篇》《地理篇》6册,精选72首古诗词,紧扣语文新课标教学大纲推荐背诵古诗词篇目。
用个科学知识点+18个科学小视频,带领小读者穿越时空,进入古人的生活世界里一探究竟。
·养料足,知识丰富
例如,在《寄情篇》一册中,为大家展示了书中所涉及到的12个科学知识点,如光的折射性与反射性、潮汐的形成、消失的冰层、植物的吸水作用、为什么云有不同的颜色等等。
而且,这些知识点各自对应着一首古诗词。
比如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一部分是这首诗的注释、译文还有作者简介。
随后带来的则是诗词的创作背景:
据说于谦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12岁,一天他经过石灰窑前,看到师傅们正在煅烧石灰,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后,变成白色石灰,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而这首诗,可是说是对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紧接着,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这首词进行了一番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石灰自喻,通篇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
全诗文字慷锵有力,豪情万丈,对照于谦宁死不屈的人格节操,诗如其人,使这首诗更加感动人心。
接下来,自然地过渡到科学知识:石灰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石灰岩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碳酸钙加热至℃以上,会分解成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其中的氧化钙就是生石灰。
由于石灰可以有效防止渗水,加上材料容易取得,可以修补船只、墙壁的漏洞,或是建造贮水池、桥梁等建筑。
普及了石灰的概念以后,接下来作者又为我们讲述了“煅烧石灰用的石灰岩,又是如何取得呢?”。
之后又延伸到了“采矿”以及冶炼金属、打造铁器。
讲到这里,孩子不但了解了石灰的相关知识,也记住了《石灰吟》这首词及其相关的事件。
而且,书本的讲解方法非常独特,它将诗词赏析与科学解析融为一体,同时用图解的形式解释了每一个科学知识,简单易懂、趣味盎然。
比如对《春夜喜雨》诗词赏析,就像是在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欣赏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通篇意境淡雅,对春雨观察入微,描写细腻,是一首别具风味的咏雨诗。
整首诗以“喜”字统摄全篇,诗句中的没有一个“喜”字,但“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种靠形象“说话”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科学部分的文字也毫不逊色,趣味性、故事性应有尽有。
·与生活不脱节
比如写“降水的形式”:雨是最常见的降水形式,当温度低于冰点以下时,水蒸气会冷凝成冰晶,落到地上成为雪花;或是水滴遇冷凝结成冰粒,可能就是冰雹。
“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根据茶叶的采收时间不同,茶叶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每年的3月中旬至5月中旬采制的茶叶就叫春茶,春茶虽好,但不宜过量饮用,因为其含有较高的咖啡因和未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喝多容易使神经系统兴奋,并引发胃痛。
不同风格的语言在这里变换自如,不管是诗词赏析还是科学讲解,都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非常贴合孩子的阅读习惯。
·画风精美,装帧精致
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色彩丰富的图案。
书中每一首诗的出现都伴以一幅水墨丹青,一折山水一折诗,随画入诗,让孩子更容易感受到诗词中描绘的意境,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用孩子的口吻讲故事,通俗易懂
在《山亭夏日》对诗词的赏析:
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副色彩显眼、情调清和的夏日风景画。
书中的用语深深抓住了孩子好奇心强的心理,无论是讲诗还是讲科学原理都绘声绘色,吊足了孩子的胃口。
比如,对“九九重阳节的由来”的解释:
重阳节正值天高气爽的秋天,此时登高望远可以达到心旷神怡、强身健体的功效;
另外,秋天菊花盛开,文人雅士对艳而不媚的菊花十分喜爱,所以会有赏菊之举,且“九九”与“菊花”谐音,因此在重阳节也会喝菊花酒。
可能有朋友会有担心,书是好书,但是把诗词和科学这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事物捆绑在一起,会不会弄成个四不像?
这套《诗词中有科学》,既是一套很好的科普书,也是一套别出心裁的诗词选本:
喜欢诗词的孩子,可以在诗词中学到科学;喜欢科学的孩子,也能在科学知识中领略到美妙的诗意。
1
72首古诗词+个科学知识
跨学科思维让孩子受益终生
新课程改革大幅增加古诗文在课文中的比例,不读诗词是学不好语文的。
本套书没有将诗词呼啦啦放在一起,而是按主题分成了6册,既有小孩子惯常喜欢的植物、动物、地理、四季,还有探究诗人如何抒发感情的观物、寄情。
篇幅量大小、图文搭配都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层次。
摒弃以往的古诗词书中只有字词句解释,可读性差的问题,特意加了两个小板块;
让小读者知道更多关于这首古诗词的故事,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对诗词产生更多的兴趣。
在《诗词中有科学·地理篇》中,这个板块被“文学地理”所替代。
不仅从文学的角度了解诗歌,还把诗歌放在大的地理环境背景中去解读,这样小读者在读诗词的时候就能很好地把地理、历史知识都融进去了。
这个板块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和编者的用心良苦,有重点地选择精妙实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方便孩子们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以致用。
是本套书的大亮点,挖掘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再配上很精美的配图,孩子喜欢读,家长读起来也妙趣横生。
比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咏柳》这首诗,“万条垂下绿丝绦”,为什么柳枝向下垂呢?
再进一步延伸出,为什么“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以及漫天飞舞的柳絮是什么原因。层层递进,不断丰富诗词的内涵。
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
春风为什么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为什么春雨会“随风潜入夜”?(杜甫的《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秘密是什么呢?(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这些为什么都可以在《诗词中有科学》这套书里得到解答。
一边读诗词,一边寻找其中的科学知识,这个过程就像探秘,仿佛跨越时空到了诗人当年写诗的那个场景中,真是好玩又有趣。
2
紧扣语文新课标教学大纲
强大的专家团队,确保知识的权威性
诗词解析要权威,涉及的科学问题更要严谨。这套书科普作家、教授、博士、博物馆馆长、儿童文学作家齐上阵,共同为这套书的质量保驾护航!
著名科普作家、地质学教授刘兴诗爷爷,重点审读这套书的《地理篇》;
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史军老师审读《植物篇》;
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孙忻馆长审读《动物篇》……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欧丽娟教授重点审读了全书的诗词性问题,最后编辑又对着统编版教材一一做了对照。
确保了权威严谨,主创们还十分在乎这套书的可读性,因为一套书如果做出来孩子不爱读、读不下去,那么出版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导读手册
因此,出版团队在策划阶段就积极从孩子、家长、老师那里获取读者反馈意见。
起初编辑从全书审美一致的角度曾计划把书中漫画部分去掉,后来编辑听从读者的需求,保留了这部分内容,但是全部重画!
左为原图
右为以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为背景,重新绘制
左为原图,右为重新绘图
3
内页插画细节超丰富
学诗词、知科学、提高审美
除了绝对硬核的内容,这本书的设计也是可圈可点,刚刚拿到这本书我们就被精美的封面吸引到了。
外盒套封
书名不是简单的书名,而是用各种与书内的诗词及科学知识相关的图案进行了装饰,独特而有创意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
《植物篇》的荷花、《四季篇》的雨伞、《动物篇》的老虎、《寄情篇》的琵琶、用来代替“科”的两点的热气球……这些将图画与文字完美交融的设计,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被独特的设计思路震撼到了。别着急,还有更震撼的呢!
最最特别的就是,这六本书的封面连在一起,居然一幅连续的图!
没错,就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
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的景象,再加上虚化的远景,可以说是气象万千,与书名上的科学元素构成了两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其实如何将封面的“诗词”与“科学”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一度要了编辑和设计的命,前后改了20余稿。
接着翻开这套书,不仅知识点满满,还图文并茂,孩子一看就能懂,会产生厌倦心理。
书中对于插图也是非常的讲究,对于讲解故事和科学知识的时候,分别用不同的风格,国画、漫画风格交替,美丽不失有趣。
在讲述古诗词的时候,采用的水墨画的风格,意境悠远,分外美丽。
在讲述科学知识的时候,却是用非常清晰具体的漫画形式表述出。
丰富的知识在两种风格的插画间来回切换,为孩子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4
18个科学视频
超值附加,给孩子的视听盛宴
除了书本身之外,这套书还有超高的附加值。
书中一共附有18个科学视频,每本书里都有三个知识点会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