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知青难忘创业第一年

孩子患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04/6302936.html

年1月3日,那是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我们一一康平一中72届9年8班同学,怀着扎根农村贡献青春的壮志豪情,来到郝官屯公社瓦房大队插队落户。那年的康平一中应届毕业生大部分去了林场水库和农业局下设的场站。而我们这些人觉得,既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那就直接到农业第一线最前沿去。就这样,我们到了瓦房大队的胡屯村。是插队劳动还是组成创业队?下乡前的班级讨论会上,大家形成了共识:分散劳动时对生活、学习,开展多项活动都不方便,而组建创业队相对来说方便些。

我们这些知识青年虽然居住在县城,但干农活,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学校有学农课,到校办农场干活是家常便饭,农忙时节的下乡铲地、割地都不打憷,凭我们自身的能力完全能行。当我们把组建创业队的想法向大队党支书孙德汇报后,得到了他的赞同和支持。孙德书记高高的身材,长得慈眉善目,总是笑呵呵的,他是个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曾在大部门担任警卫排长,不要说在大队有威望,在全公社都有很大名气。他没儿没女,对我们这帮小青年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他家住在胡屯村子东头,没啥事的时候总是拄着棍子(腿有点残疾)到点里坐一会儿。

我们知青创业队设在了原大队苗圃,队部在村子最北头,后边是座长满柞树棵子的山包,很僻静。大队给我们调拨了一匹马、一头驴拴成了一挂车。原苗圃的林地归我们经管。大队为加强对青年的教育指导,派来了三名老贫农,其中的贾宝山是党员,曾任大队治保主任,担任队的政治指导员,知青杨友斌任创业队队长、薛卫疆任副队长,女知青李文华担任团支部书记。创业队14名男知青,13名女知青,加上三位辅导员,组成了人口30人的大“家”。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真不假。但既然是创业,不付出辛苦和代价怎能创出业来呢?创业队组成了,人、畜、房都齐备了,创业的路咋走?缺资金、缺肥、缺土地……,咋解决?数九寒天,我们不提寒冷,四处拣粪,每10斤记一分。到种地前,拣了3万余斤畜粪。为改良土壤,赶车去老山头水库拉草炭,顶着星星出工,披着月光收工,水库离我们的地有10里地开外,最多时,我们一天拉三趟。牲口拉不动了,男青年帮着拉套推车,女同学负责装车,硬是没有停下来。累加上困,有时走着走着竟睡着了。就这样坚持着,终于为耕地解决了营养问题。

土地少咋办?向荒山要、向草地要,在帽山下,开出山坡荒地近10多亩,栽了地瓜、种上了谷子、糜子、绿豆等杂粮,在北洼子开垦“薄拉”地上种玉米、高粮、黄豆。常福祥的父亲在县药材公司上班,他用休息时间到创业队来,亲自指导我们在山坡地里种上了生地、枸杞等药材。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我们一冬拉土、捡粪功夫没白费,得到的回报是30多亩土地各种作物长势喜人。当然,这里边女知青是功不可没,按年初的分工,种地、植保田间管理都由13名女知青负责。为了经营好这30亩地,夏锄秋收大忙之际,女知青炊事员下地送饭都干一会儿。除草间苗,大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手磨出了泡,头上骄阳晒,汗水顺脸淌,直不起腰来,趴垅沟子往前拱着干,裤膝盖处都磨出了窟窿。汗水浇出丰收果,金秋十月,看到堆满场院的高梁垛、谷垛、玉米子、地瓜和药材,女青年笑了,男知青笑了,驻点老贫农也笑了。连当地社员也都伸出大指夸这些城里来的姑娘们呢!

女青年如此,那么14名男青年都干啥去了呢?开展多种经营搞副业找来钱道去了,刚刚创业,队里是:罗锅上山“前”(钱)紧那!14名男知青分成了3个副业组,5个人去屯北山打石灰石卖给水泥厂,3个人在南山打青石,出售做建房用材,5个人在水混厂老土砖窑,拖砖坯烧砖。在老贫农的指点下,从拌料、拖砖坯、码窑、烧砖到出砖都是知青自己干,最多一天拖砖坯块,能干就能吃,最多一顿饭1人吃了14个豆包。烧砖时三班倒,队长杨友斌连着三天三宿在现场,实在挺不住了躺倒在窑顶,裤角被火烧了全然不知。

一个下午,暴雨突降,窑顶出了个漏洞,为防止窑火被雨水淹灭,杨友斌躺在窟窿上面,其他人往他身边垫土,堵住了漏洞,保住了这窑砖。烧砖小组烧出了5窑砖计20万块,其中青砖4万块。创收1.2万元。打完了场,没啥活了、割荆条编土篮子、编筐,地瓜收了3万斤,我们办起了粉场,除少量入窖留食用外,大部分用来加工粉条和粉面子,粉条和粉面子卖给当地社员和供销社。还办起了豆腐坊,用自产的2.5万斤黄豆加工豆腐、小青年自己加工自己卖。胡屯、瓦房、小塔子和法库和平村的社员都知道我们做的豆腐好吃块大,纷纷上门来买,一天做2-3盘豆腐,不用出院就出售一空。

豆腐渣和豆浆水用做猪饲料,开春买的老母猪当年下了9个崽,个个养得膘肥体壮。还养了2头奶牛,打了一口深井。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多种经营多路进财,创业当年我们10分,分值0.97元,年底去掉生活费用,男青年每人领元,女青年也都分了来元,这个分值,高居年全县知青收入之首,也远远超过了本大队瓦房、胡屯、宋家园子和孟家窝堡8个生产队的分值。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主食由玉米面大饼子、高粮米饭增加了小米饭、高粱米焖小豆饭,粘豆包,副食大豆腐、粉条敞开吃,白菜萝卜土豆,青菜四时不断,隔三差五还喝上牛奶,每月还能吃上几顿肉呢。

家长来到了青年点吃着我们的丰收果实,喝上一碗牛奶,心里非常舒服。是啊,谁能想到我们这些小青年,日子过得这么红火呢!可谁知道我们刚创业时的艰难呢!炕潮湿到啥程度?掀起炕蓆来,炕角底草芽子一寸长,高粱芽子从炕蓆缝都钻了出来。数九寒天,炕上放的盆里水都冻成了冰坨子,夹生饭、黑乎乎的变色大饼子……。艰苦的环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我们懂得了怎样过日子。常福祥在队里年龄比较小,一张总是长不大的娃娃脸,可就是他成了队里“把家虎”,身兼会计、保管员、伙食长,饲养员,一天不着闲。一根皮鞭稍一滴油算计着用,一分钱错钱也不花。搂钱的钯子固然重要,可装住钱的匣子更主要。当年创业,当年丰溢,我们还清了欠款,还存上了些钱,为第二年生产、生活储备足了资金。这一年的变化人们看在眼里,老支书夸我们是好样的,家长夸我们长大了,当地社员夸我们不“简单”,县里表扬我们是标兵。创业第一年,我们赢了。

生产生活上我们赢了,政治上也赢了。这一年的经历为我们以后发展所应有的信心毅力信仰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个收获是最丰硕的。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年的经历,无论我们做干部,上大学读书,参军戍边,还是当工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从容淡定、坚韧坚忍,不言败、不狂妄、不浮躁。杨友斌下乡第二年被选拔为公社团委书记,回城后在副处级岗位上工作多年。薛卫疆,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创业第二年参军,去保卫海疆,转业后担任省国土资源厅信息科技术处长。

常福祥,当年的红管家回城后当了司机成了辽宁省的劳动模范。27位创业队员,有的当了厂长、经理、工会主席、会计、教师、有的成了军官。他们不管走到哪里,干什么工作,都难忘当年胡屯北山下的那个家,难忘在这个家里发生的故事。啊!难忘的创业第一年,难忘朝夕相处攻坚克难创佳绩的知青战友们,他们是:杨友斌、薛卫疆、李军、崔艳书、张子平、陈松、张振康、吴比勤、常福祥、师洪学、孙会生、王景山、韩云龙,付克礼、赵琪、王翠英、李文华、信淑艳、石艳春、裴亚苹、宋广先、张宝民、田秋霜、高玉英、齐秀英、唐福清、王淑琴、王友成、于凤香。

本文内容由杨友斌口述,李树人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