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叶上病害
早期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伤叶后,散在褐斑上,再扩展为不规则的同心圆环,周围有窄窄的褪色晕,黑霉病则发生在潮湿的环境中,后期叶片干燥脱落,块茎受损后,近圆形将形成深棕色至不稳定斑点,病斑下的薯肉组织将变褐色,干腐烂。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早的品种,选用地势高、土壤肥沃的作物,增加磷钾肥施用量,通过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能有效地减少田间病源,发病后可用代森锰锌、代森锌、苯醚甲唑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十分显著。马铃薯叶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地下块茎,初生黄褐色或浅棕色圆形斑点,在潮湿的环境中,还会出现灰霉病层,并产生分生孢子。预防方法:采用轮作深耕,有效地减少了土壤有害致病菌,发病后,可用50%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倍液,每7~10天喷一次,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马铃薯土豆晚瘟病:马铃薯在开花期间遭遇潮湿、温暖的气候,最易发生病害。有什么症状:叶内开始出现水浸状的黄化小斑,中央呈暗褐色至黑色。叶背上有一圈白霉菌,严重时,植株大部分叶片死亡,变黑脱落。块茎感染晚疫后,在薯块的表皮上出现略为凹陷的暗色斑点,如果切开薯块,就能看到一层褐色的东西,深至皮层。怎样防止:选用抗病品种栽培。对无染病种薯严格选择。及时到田间检查,发现拔除感染了疫病的病株。以1:2:40的波尔多液每5-10天喷一次。植株用2-3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分钟,或用0.05-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6-48小时,或用0.5%的生石灰水浸泡1-2小时,均可获得良好效果。马铃薯土豆癌肿病:致病菌为盘状菌属。有什么症状:土豆的块茎、匍匐茎和根部均可感染疫病,发病部位细胞增生,长出殖肿大的粉红色或黄褐色病瘤,逐渐变黑变黑。被染病的茎尖、腋芽与花椰菜花蕾状小肿瘤相似,先呈绿色,再呈黑色腐烂。叶,茎和花梗背面长有许多丛生的小叶。怎样防止:选用抗病品种栽培。对无染病种薯严格选择。可用15%的粉锈粉宁可湿粉倍液浸种,或用—克粉锈粉拌细土公斤,播种时盖上地膜。02马铃薯病害与治疗方法
红疮病:一般多雨季节,粉痂病发生在根部和土豆上,表皮会出现一些黑褐色斑点,慢慢破裂成不规则的小坑。起病时根部有些肿胀斑,后裂开成坑斑。土豆轮腐病:被害植物的叶片由上到下逐渐萎蔫和下垂,直到整个植株死亡。怎样防止:用薯籽或切刀消毒,可防止感染。适当的轮换选用薯块育苗移栽。土豆软腐病:染病后,植株的叶片和茎秆出现暗绿或褐色的病斑,软化腐烂,变成空洞,然后倒伏。细菌进入块茎后,表皮出现棕色斑点,皮层变软腐烂,并发出恶臭的黏液。怎样防止:对无染病种薯严格选择。适当的轮换及时拔管,并用石灰消毒窝。防治真菌病害的药物:咯菌腈,百菌清,咪鲜胺,代森锰锌,多菌灵,甲硫磷,有机铜,无机铜,中菌素等防治细菌病害的药物:咯菌腈,叶枯唑,氯仿,铜制剂,甲基硫胺,梧宁霉素等防治:每支水25g喷一次起病:每支开水50g喷洒严重者:每次用50g喷洒一支,三天两次。特殊严重者:每g用水一次,第三天用药减半。以上就是种植马铃薯多容易发生的病害以及治疗方法,希望对广大农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