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文化信丰↑不为哗众取宠,只为记录信丰
今天,我们来到信丰县铁石口镇
铁石口镇位于信丰南部,是江西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工业重镇,百强名镇,全国最大的红瓜子加工销售集散地,全国著名的“红瓜子之乡”。这里交通便利,京九铁路、国道、赣粤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资源丰富,蕴藏大量煤炭、石灰石、稀土、铁矿等矿产资源。煤炭储量万吨,占全赣南煤炭储量的60%。铁石口镇历史上有“四好”之美誉,即:红得好、黑得好、白得好、灰得好,分别指红瓜子、煤炭、石灰、水泥。辖内有规模企业10个,小型工业企业56个,加工企业3个,有中央直属粮库,八万伏桃江电站,造纸企业属国内主产企业。(百度百科)。
摄影:赖启俊
你多久没有去过铁石口赴圩了?“圩日”在信丰人眼中,是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的传统日子,与信丰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下面就是我们熟悉的圩日现场,与小城一起追忆似水年华~
恰又周末,我们一行五人,信步慢行于铁石口圩市之上,遥想童年、少年时的赴圩,那真是一个隆重热闹的日子,至今依然如一段最美好的水墨画卷,在我心头徐徐展开,轻淡长久……
旧时赴圩,人们早早地吃过饭,穿戴齐整,推着载柴的板车,挑着竹篾编品、鸡鸭鹅兔、瓜桃梨李及各种自家种的菜等各色卖物,出发了。
那个年代,除了极个别家境殷实的骑自行车外,多数是步行的,十几二十里的路途,全凭一双起茧的脚板来返匆匆。.
集镇上热闹非凡,虽然街道两旁的房子变了,不变的是人们赴圩的热情。
小时候,基本上把赴圩是当做一件奢侈的事来看待,赴圩之日会吃一些平时比较难于吃到的东西,还会选择买一些学习用具、鞋和衣服之类……
端午节就要到了,家乡的碱水粽(三角粽)是不是令你回味无穷,节假日回到家,好好的享受妈妈的美食。.
圩日融汇了信丰人集市交易的风俗特色。各个乡镇的墟日不尽相同,有“一四七”圩、“二五八”圩、“三六九”圩,各圩场圩期为三日一圩。
圩场上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商品的内容分类,如粮食方面的有“米行”;家禽类的“鸡鸭行”、卖猪牛肉的“肉行”;服装类的“布行”,卖菜的地方叫“菜行”等,各圩场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了不同的特色,铁石口人把自己产品摆在规定的地方去卖。.
赴圩,或许这就是我们无法割舍的情怀吧,是生活的仪式感,是客家人心里头的乐事,除了可以感受铁石老街的韵味,更多的是唤起对乡村赴圩的记忆!
你多久没有回家乡赴过了呢?你还记得家乡的圩日是哪几天吗
信丰铁石口镇桃江河畔更是景色美如画,仙水湖,让人感受到一种清纯素朴的自然山水,这里峰峦秀削,林木葱笼,湖光山色,美伦美幻。
摄影:赖启俊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天光云影,青山绿水和洁净的空气……一种精雕细逐的情感,一种优雅宁静的休闲,渗透在仙水湖每个角落的一花一草里,渗透在湖水波涛的每一朵浪花里。.
摄影:赖启俊白云悠悠
绿草茵茵
牛羊成群
摄影:赖启俊长远村有个村庄叫鹅公营客家小山村,位于桃江河畔,驼背岭岭下,数十户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统一修建的瓦房,依山傍水而建,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三排瓦房鳞次栉比,色调统一、门窗统一、做工统一,尤其是木质的吊脚楼做工精致,供住户存放家什,实用性非常高。
摄影:赖启俊
古色古香的瓦房散发出浓郁的农家风味,唤起了许多农村人的回忆。村前的大池塘以前一直是老百姓洗衣之地,如今池塘容颜依旧,静静地守护村里的一景一物。房子中间建有宗祠,上面写着“翻身门”字样,宗祠前面十多米处左右立着两块历史悠久的淡红色石碑。瓦房、宗祠和池塘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修缮。
编辑|小城
爆料、投稿、广告策划—
点击免费发布便民信息,招工、找工作、找房子、找二手,在信丰就上信丰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