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节能宣传周今日启幕,这些企业行业被

8月23日~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今(23)日上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成都市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宣传周启动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解析、能耗“双控”形势分析、技改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执行等内容开展培训。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成都着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能效提升,全域实施燃煤锅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改造,持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组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全市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24%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27家在“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24%,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19%。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从年的80%下降至的69.2%。并且,在“十三五”期间,成都共获得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园区3家、绿色设计产品1家、绿色供应链2家。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三五”期间,成都出台了《成都市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实施办法》,促使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共对户企业实施落后产能的关闭和淘汰,年节约.46万吨标煤。在成都前期已全面淘汰了小水泥、小火电、小石灰窑,退出了煤炭生产、烟花爆竹等基础上,又整体退出了钢铁长流程冶炼、印染行业及砖瓦轮窑,铸造企业总量压缩了50%。同时,成都还实施燃煤锅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改造,累计完成台燃煤锅炉的淘汰及“煤改气”“煤改电”,年减少煤炭消费量约万吨。在节能监察方面,“十三五”以来,成都累计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主要用能产品设备生产企业(电机、变压器、水泵、风机、空压机等)等户企业实施了节能监察,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搭建“第三方机构+用能企业”服务平台,累计对成都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等户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诊断发现节能问题余项,帮助企业查找节能潜力。在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方面。成都持续推进锅炉、电机、空压机等通用耗能设备能效提升,累计实施市级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78个,实现年节能量10.67万吨标准煤。在全省率先推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将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9户重点用能企业取得国家级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0户企业正在创建中。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实施市级节能改造项目10个以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目标的布局之年。如何把握“双碳”目标带来的新契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据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年,成都重点加强高耗能项目源头防控,从严控制高耗能项目准入。严格限制存量高耗能项目新增产能,加强高耗能项目节能监察,严格执行强制性单位能耗限额标准。并且,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升级,促进能效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严格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综合产业政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依法依规持续推动落后产能淘汰,以铸造、造纸、塑料制品等行业为重点,再推动一批落后产能淘汰,为先进制造业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严格实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烧结砖瓦等传统行业产能总量控制,严禁新增产能。按照“能改尽改、应退尽退”的原则,通过清洁能源替代、落后产能淘汰等方式,开展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窑淘汰及清洁能源替代。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还促进重点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在石化、造纸、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专项行动,推广系统优化节能技术,力争全年实施市级节能改造项目10个以上。以建材、化工等行业为重点,组织30户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能问题。此外,成都还制定了年节能监察方案,重点对全市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企业能效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开展钢铁、水泥行业阶梯电价专项检查,对变压器、电机、风机、空压机、泵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用户企业实施能效提升专项监察。开展重点用能数据中心专项监察,对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的专项监察,对长江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技改项目节能审查执行情况、工业炉窑等实施能耗专项监察,全年共完成92户节能监察任务。红星新闻记者邓文博编辑陈怡西(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