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打好组合拳办好民生事中国日

移民安置点植树绿化(供图)

美丽公路建设(供图)

环卫工作者清理路面(供图)

招聘会现场(供图)

当前,云南昭通巧家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各级党组织聚力群众所思所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打好为民服务“组合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民忧、守民心、顺民意、惠民生。

“挂包帮扶+遍访调研”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拳

期间,巧家县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结合起来,按照“1+1+1+N”模式即:每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挂联包帮1个乡镇,1个县直部门挂联包保1个村(社区),单位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成员实行每人挂包一个村民小组,每名党员干部挂联包帮N户群众,按照脱贫攻坚“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每月1至5日开展入户遍访,常态化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逐户建立帮扶台账,跟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挂钩村和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各级各部门组织名党员干部到个村(社区)全面开展脱贫成果巩固拉网式大排查和遍访,通过访民情、查问题、找症结、开“良方”、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出行、就业、就学、社会救助等民生问题。

民政部门统筹乡镇(街道)织密城乡保障网络,开辟临时救助“快车道”,实现困难群众救助“加急办、马上办”,新增低保对象名和特困供养人员名,临时救助困难群众人次,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03万元。县发改局积极协调争取炉房狮子山以工代赈项目,项目计划硬化道路.4米,面积.39平方米,硬化广场平方米,种植绿株81株,新建河道.3米,公厕一座。建成后,为炉房社区户人家庭子女上学带来便利,改善片区户人生产生活环境。县卫健局组织干部职工为挂钩村大病患者范某捐款元,帮助其渡过难关。

同时,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巧家县组建党员服务队,协同技术服务单位为户搬迁户办理不动产权证。深入实施脱贫村提升行动,启动实施村组公路硬化公里,“美丽公路”5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98公里。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排查农村公路安全隐患20处。启动实施集镇污水处理项目设施12个,年底可实现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人文管理+精准施策”打好移民新区“后扶拳”

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入新区后,为了让移民“住得下、早融入、处得好”,巧家县统筹整合村组干部、包保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实行“1+1+N”模式即:每名处级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一个片区或社区,每个单位挂包到移民社区明确到楼栋,每名党员干部挂包N户移民户,每月5日至10日深入包保移民户开展走访回访、政策宣传、就业咨询、后续服务等工作,建立健全移民劳动力、就业创业、就学、就医等基本台账,结合移民意愿,落实帮扶措施,千方百计为移民群众排忧解难。

同时,强化社区治安管理,与移民安置区同步建设警务室,将8个安置区7个警务室建设作为“移民群众服务点、治安防范落脚点、工作推进发力点、警民联系结合点”来打造,狠抓“人、事、物、地”等基础要素管理与维护,将警务室建在了群众家门口,配强警务室警力和装备。建立警务室与楼栋长联防共防机制,共同开展安全及防范宣传教育,掌握各栋楼存在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及时协调开展问题化解处理,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期间,聚焦省委提出的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将移民搬迁安置与特色旅游城镇打造深度融合,及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将移民安置区纳入城集镇规划区,整合金沙江峡谷、电站水库湖面、堂琅文化等元素,做足“高峡平湖水文章”,努力打造“湖滨生态旅游城市、金沙江畔璀璨明珠”。围绕5万移民“能致富”,巧家县规划移民后扶项目个,投资万元实施移民综合配套项目个,启动建设卫星工厂8个。建立完善移民劳动力就业台账,针对性开展岗位推送、跟踪稳岗、技能培训等工作,着力抓好移民劳动力稳定就业,引进8家人力资源公司进驻移民安置区常态化开展就业招聘,组织党员干部送岗上门、驻点服务、入户动员,推送岗位信息,强化技能培训等措施,做好移民就业帮扶工作。目前已转移就业移民劳动力人。其中,省外就业人,县外省内就业人,县内就业人。

“用活政策+志愿服务”打好为民服务关爱拳

全县个基层党组织围绕群众所急所忧所盼,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

政策找人,做到办事简便化。县民政局为户籍未在居住地的困难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切实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底线。大力推行低保简化流程,7月起,对于主动排查或主动申请低保的对象,通过核查其符合条件且在无异议的情况下,可直接通过“申请—核查—审核—确认申办”程序进行办理,从而简化申办流程,使办结时间比原来缩短了10个工作日。

上门服务,做到效果最大化。县残联干部职工全面下沉17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到残疾人家中,充分听取基层干部和残疾人群众对残疾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利益问题。医院,到残疾人家中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解决办证难题,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县审计局组织志愿者为社区3户困难弱势群体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并送上慰问品。

春风化雨,做到管理人性化。新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人员多次走访邻里,实地测量勘察,成功调解了一桩跨时41年的邻里侵占山林地纠纷案,切实解决了两家人的烦心事揪心事。县司法行政人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件,同比增加38.1%,化解成功率达9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14件,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心动云南”儿童先心病筛查及救助项目来到巧家县,7名医生、2名志愿者为疑似儿童进行了筛查,最终确诊符合项目手术的6人,将为其进行后续治疗。医院组织医疗团队到移民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健康服务进社区”义诊活动,组成体检团队,先后到城区6所学校对名入学新生进行健康体检,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保健意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县卫生健康局举办“三减三健迈向健康”健康知识讲座。目前,组织开展义诊13次、健康讲堂8次,组织名党员干部到网格区域帮助群众做好疫苗接种预约、信息申报等志愿服务。

县人社局以“双服务双报到双报告”为载体,帮助退休人员完成养老资格认证工作,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困难群众提供养老资格“上门认证”贴心服务。各乡镇(街道)组织村社工作人员帮助困难群众、留守老人进行社保认证,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人次,开展寻亲服务5人次,护送返乡44人次,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共治共享+民心工程”打好文明创建惠民拳

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盯紧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整合项目资源和工作力量,清理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盲点和堵点。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启动城市绿化、市政道路修复、架线入地等项目建设,对县城堂琅大道等10条市政道路路面改善、架空线缆入地、雨污分流改造、人行道铺装更换等地上地下全要素升级改造。对背街小巷给水、排水、电力、照明、墙面及路面修复改造;对龙潭公园扩建、石灰窑沟南侧、白泥沟南侧、迤博路西侧等11处景观绿化建设,同时配套健康步道、运动设施等,实现县城增绿12万余平方米。

为解决移民安置区群众公交出行问题,巧家交通运输局、昭交集团巧家分公司开通县城至蒙姑镇(途经十里坪移民安置区)的9路公交线,结合移民群众出行需求和路网实际,通过增设公交站点、新增公交线路等举措,保障人民群众的绿色出行需求。并新开通公交车线路13条,县城新建停车场9个,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而且提升了城市形象。

持续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改造县城农贸市场5个、新建1个,新建公共洗手设施座,消除旱厕74座,新(改)建城市公厕43座。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活动,突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对城区、乡镇、移民安置区进行全面划格织网,建立部门、社区、责任主体三方联动机制,着力构建务实高效的服务体系,组织余名党员到县城14个社区个网格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将爱国卫生运动与“鹤舞金沙·精彩巧家”党员志愿服务、“开放式主题党日”等活动相结合,发动1.1万余名党员和余名群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主题党日余次,组织党员群众开展道路清扫、垃圾清理、家居整理等活动余次。

加大城市保洁设施设备投入,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优化城市环境管理制度,为市民创造一个清新、干净的生活环境。在县城区新增各类环卫作业车53辆,新增果皮箱余个,增设分类垃圾亭座。每天对县城区和5个移民安置区市政道路全面实施洒水降尘、道路冲洗、擦洗垃圾收集容器等精细化环卫作业,对每日产生的余吨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无害化率为%,城市环境日益改善。(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