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第二届天然染料双年展当代部分“天染:重现昔日的色彩”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开幕,此次双年展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中心、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协办。
本次参展作品中使用的天然染料和染色工艺来源于民间调研、古代文献、科学分析等,以期在历史、艺术和科学的层面打造高品质的专题展览。在重现往昔色彩的同时,也使天然染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和精妙。
展览仍然视天然染料为当代艺术的重要主题,并且继续致力于展现天然染料言之不尽的美。不过,与首届天然染料双年展有所不同,这次强调了参展艺术家的天然染料及染色工艺须有民间的来源和古代文献的出处。
此次展览亮点纷呈,主要包括:一是展品染料的创新。参展作品的染料有结合生物基色素技术的,来自原生态的植物及其废弃物。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原材料可再生重复利用,是一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环保色素。二是表现手法上的创新。突破传统丝绸棉麻材质的染色,参展作品在木质、纸质、皮革等材质上也进行了天染的创新。三是艺术风格的创新。展览在艺术语言上也有创新,有采用剪纸的形式,薯莨染色也突破服装的单一载体,运用到当代艺术作品中。四是研究手法上的创新。作品带有研究性质,结合文献资料、古代传统工艺等,将其结合在当代艺术作品中,同时不断创新。
在展览现场,主办方也邀请了六位作者讲解自己的作品,让观众更好地感受作品的主题及制作过程。
刘玥《时间标本》
作者简介:
女,21岁,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
作品尺寸:50*
材质:真丝面料、植物染材料、木材、
工艺:植物染、手工针织钩针、面料改造、
作品简介:
本作品以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为灵感,思考如何采用面料再造的方法保存并再现植物生命之美、成为记录时间的自然标本。同时通过探索再造面料中对瑕疵面料的回收利用,思考可持续设计的方法和可能性。作品采用了传统植物染方法,以回收面料和植物花径叶为原料,进行二维和三维的面料再造,以复合缝纫、压皱、编织、烧灼等方法,塑造独特的时间痕迹。
王柳春《七月》
作者简介:
女,49岁,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作品尺寸:1.2*1.2m
材质:真丝绡
作品简介:
作品《七月》采用真丝绡结合传统工艺和天然靛蓝染色工艺,多次染色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蓝。本作品意在表现七月盛夏之下的心境,喧闹中辟得一个安适的静心之地。表现形式上运用中国传统山石的形态,巧妙地选取靛蓝色,与热烈的七月形成鲜明的对比。绡的通透性赋予作品更灵动的表现,突显作品立意。
李新园/曲微微《光质》
作者简介:
李新园,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在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纤维艺术、创意材料与图案。
曲微微,东华大学本硕毕业,广州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提花工艺与薯莨染。
作品尺寸:3米*3米
材质:金属丝,纱线
作品简介:
在考虑当代与经典工艺的角度上,从视觉的节奏和韵律上思考与薯莨染工艺的巧妙结合,以金属质感的纱线光泽和图案节奏突破薯莨染的固有形态,以及纤维的结构凹凸造型的视觉表现。在工艺上采用传统香云纱工艺对提花面料进行染色后整理,通过多道薯莨浸染,晒莨,在充足的日光下让薯莨汁液与人造丝充分结合呈棕褐色后,用顺德特有河泥进行过乌,是面料呈现挺括质感同时具备特殊的黑色光亮感,且抚触沙沙作响。柔软且有温度的色彩确以金属的光泽和质感呈现,给人以一反常态的视觉冲突和感受。
叶茜《循环》
作者简介:
女,45岁。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留学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设计学院,法国ISAL巴黎高等艺术与奢侈品文化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温大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作品简介:
作品构思:三联画面,分别感受充满想象的天空、大地、海洋的自然色彩和肌理。以天然环保、可降解染料作为色彩表现,利用手工染色的不同工艺展现出自然的染色效果,并与浸染、冲洗后自然成型的包装纸进行融合。借此呼吁当代人关爱自然,提倡环保、循环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染料品种:板蓝根叶发酵的纯植物蓝靛泥染料,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对蓝染工艺的精辟总结。《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草五-蓝》中都有提及,《唐语林》《事物记原》《潘氏纪文谭》等文献有对夹缬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纂修的《贵州通志-风土志》中亦有记载;材料:蓝靛泥2斤、艾草膏克、生石灰克、米酒毫升、棉布、废弃的包装纸。
朱红芳《重构》
作者简介:
女,34岁。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随后从事非遗工作,先后跟随多位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天然染色。
作品尺寸:*cm
材质:蚕丝
作品简介:
作品采用传统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制作,将传统蓝印花布图形打破重组。蓝印花布图形设计受工艺限制,通常需断刀,固经常以点线面来组成图形。《重构》共选择12种图形花板,以几何图形为主,且都是几十年的老型版纸。《重构》即保留传统纹样又打破了传统纹样的完整性,借此思考传统手工艺种的“守”与“破”,
探索创新之路。
李贵泉《BOND》
作者简介:技师,有着丰富的天然染色经验
尺寸:*cm
染料来自原生态的植物及其废弃物,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创造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环保色素的作品《BOND》。天然染料双年展,一种汲取自然色彩的生命,连接传统和现代,从过去走向未来。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