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孩童写出的诗,让大人汗颜汉周读书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送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送兄》这首诗出自《全唐诗》,是一个七岁女童写的一首五绝。全诗二十字,表达了小作者送别哥哥时依依不舍的深情。诗中写景的气氛和离别的心情相应,兄妹不忍分离与雁行齐飞对照,显得自然、诚挚,艺术技巧相当高妙。赋新月唐·缪氏子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缪氏子,意思是一个姓缪的孩子,唐朝开元(-)时人。据说,他从小聪慧能文,7岁就以神童召试,作了上面的这首诗,很得唐玄宗的赞赏。咏架上鹰唐·崔铉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崔铉是崔元略的儿子,他小时候跟他父亲去拜访韩滉,韩滉见了很喜欢他。他父亲说:这个孩子近来作诗能力有很大进步。韩滉便指着架上的鹰叫他歌咏。崔铉接过纸笔,不假思索,很快就写完了。韩滉更加惊奇,感叹着说:这个孩子可以说是有万里前程啊!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据记载,寇准七岁,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这首五言绝句。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姜二嫚(妹妹,年生):灯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光晚上我打着手电筒散步累了就拿它当拐杖我拄着一束光梦每天睡觉前我都对妈妈说梦里见可是在梦里我老飞到别的地方去玩对不起呀妈妈什么都是路什么都是路河的路走鱼天空的路走鸟走圣诞老人树梢的路走风大石头的路走蚂蚁龙华文化广场的路走我的滑板车姜馨贺(姐姐,年生):雪地上的羊奶奶家大门口的雪地上总是拴着一只羊每天我都跑去喂它些菜叶有时它突然胖了有时它突然瘦了有时它突然高了有时它突然矮了有时它突然大了有时它突然小了其实它并不是同一只羊只是我把它当同一只羊来喂而且我尽量不去看旁边那个肉铺以减少我内心的悲伤燕子连下了三天大雨一大早就有人敲门原来是燕子妈妈浑身是水站在门外说借点米好吗家里四个孩子实在揭不开锅了雨一停就还我连忙蹲下身子说没问题这时妹妹抢着说但是你得给我一只小燕子燕子妈妈难过地低下头说那就算了吧然后转身飞去燕子妈妈走后我和妹妹吵了起来——其实这些都是我想象的而真实的情况是我和妹妹打着伞在雨中久久地观察屋檐下燕子一家无论雨下得多大雷电多恐怖燕子妈妈都会一次次飞出去觅食只是雨越大它离家的时间就越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