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家了解于谦(不是说相声的于谦大爷,而是大明王朝明英宗、明代宗时期给王朝续命的于谦),或许就是从这一首《石灰吟》开始吧。但是他的一生,不仅仅像石灰般留住了清白人格,更是以一人之力为大明王朝续命一百多年,成为大明一朝青史留名万古流芳的人物。于谦(年5月13日-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6岁中秀才,23岁中进士,28岁代表天子朱瞻基痛骂谋反的汉王朱高煦而名动天下。50岁,在外巡历为官多年后回京任兵部左侍郎,在“土木堡”剧变的国家危亡时刻,他挺身而出,拥立新帝,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大败当时的瓦剌首领也先,避免了明朝像北宋一样再次遭受“靖康之耻”的亡国灭种。成就不世之功勋。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虏时间来到景泰八年(年)正月二十三日。刑场。于谦身披枷锁傲然屹立断头台旁,冷酷的眼神扫射着监斩台上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党羽。台下,是群情激愤的百姓,还有一些胸怀正义的大臣。面对这个他曾经誓死保卫的京城和如蝼蚁般卑贱的天下苍生,于谦心中一阵阵悲凉。回忆起几年之前跟石亨他们一起拒敌于国门之外,一起并肩作战,一起拱卫京师,一起创下了不世功勋,何等的睥睨天下意气风发?可如今,因为曾经的战友对权力的过度渴望最终分道扬镳,战友变成了敌人。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堡之变直接祸首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千古兴亡多少事,名利二字起纷争。那就这样吧,石亨,或许你现在赢了。但是此后的千百年里,你肯定会被骂做“秦桧”一般,遗臭万年。而我,虽然被奸佞所害,必将青史留名。说起于谦究竟怎么被陷害的,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历史知识:大明正统十四年(年)六月,强大起来的瓦剌部落在太师也先率领下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被他的贴身太监王振怂恿,亲率一百多名大臣、五十万精锐大军御驾亲征,可是这次仓促出征因为准备不足(史载五十万大军出征就准备了三天时间),而且期间王振从中作梗,导致指挥混乱,明朝军队最终像羔羊一般被瓦剌大军屠杀,大同、宣府接连失守,将领吴克忠与朱勇率领的两部大军共五六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数十名部级高官战死。此战,明朝军队精锐二十多万被屠戮殆尽,其余投降瓦剌者达近二十万。最终五十万大军只有十万老弱败退回京。于谦形象天子被俘,军队损失殆尽,国家危亡时刻,于谦拥戴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明代宗)称帝,奉明英宗为太上皇,通过此方法断绝了也先想要通过明英宗敲诈勒索大明的企图。紧随其后他动员全城及河南、山东等省份军民共计22万组成一支新的抵抗力量。会同在土木堡之变中的败军之将石亨列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列阵国门之外。大败侵略者也先,一举收复了失去的土地,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并迫使也先送还了明英宗回国。然而功成之后,本就心术不正的石亨等人一直想要攫取更大更多的权力,引起了于谦的反感。景泰八年(年),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趁着明代宗病重,趁机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朱祁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宣判于谦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是有功劳的(谦实有功)。”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明英宗便下令处决于谦等人。于是,便有了开头刑场那一幕。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含冤被杀待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明宪宗继位后,皇帝终于给于谦平了反。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可惜,他本人却再也看不到迟到的正义。这就是于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然而,却充满了豪情和孤寂。就像他的《石灰吟》,追求绝对的纯净,哪怕粉身碎骨亦义无反顾,此等精神,尚有几人邪?!可叹曾经为国为民的英雄,最终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时也?命也?或许,这正是于谦悲惨的地方。那么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几个靠诬陷忠良加官进爵的几个败类结局如何呢?所谓“是非善恶终有报”,天理昭昭,终有报应。因为“夺门之变”有拥立大功而成为首辅的徐有贞自恃英宗倚重,开始逐渐看不上石亨、曹吉祥这几个没什么抱负只顾捞钱的“战友”,因争夺朝政权力,几人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激化。徐有贞以首辅大臣身份,常常弹劾石亨、曹吉祥不法事,使得石曹二人怨恨非常,也开始日夜图谋,准备构陷徐有贞。最终这三人互相明争暗斗。最终,英宗将徐有贞削去所有官爵,贬为庶民,并流放金齿卫(在今云南保山怒江、独龙江流域)。天顺四年(年),石亨以谋反罪论诛,抄没全家,秋后处斩。二月,石亨没等到秋后,就“瘐死”(病饿而死)狱中,而石彪、石后等人,皆于天顺四年(年)秋后处斩,石氏满门被诛灭。曹吉祥跟他的部属竟然想要勾结外援再次逼迫明英宗退位。在号召门徒发动政变时,因为事情泄露遭到禁卫军的围攻。最后山穷水尽的曹钦投井自尽,曹铉、曹铎、伯颜也先激战中死在禁卫军刀下,曹家不分男女老幼,满门全被杀光。曹氏叛乱被平定。平曹氏叛乱后,英宗亲临午门,宣布曹吉祥谋反,下狱详细审问,第二天,将曹吉祥凌迟处死。曹氏党羽及亲属也全部诛杀,女眷及幼儿被流放岭南。公道自在人心苍天有眼啊!又是一次天道轮回。于谦公,你可以瞑目了。最后,我想借用当年明月先生对他的评价: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而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于谦已逝,再无来者。空留《石灰吟》,天涯何处,觅知音。参考文献明史·第一百七十卷·列传第五十八·于谦传》。《于忠肃集》殆知阁[引用日期:-04-18]《明朝那些事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