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场的主题词,寒暑。
山枫说文化与历史继续陪各位文友来对本场比赛进行复盘和评点,如有失误与疏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首先进行的是预选赛,大浪淘沙。
第一题如下:
诗经里有一种“相时而动”的动物,它“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请问它是蝉还是蟋蟀?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先来解释一下几个字:野,指的是田野;宇指的是屋檐;户,指的是门口。这道题很简单,凭借生活常识就可以了,蝉只呆在树上,不可能到屋檐下甚至到门口。另外,这三句诗的后面一句就是“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所以正确答案是蟋蟀。
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能对于蟋蟀比较陌生,笔者从小在农村长大,每到深秋时节,蟋蟀就会从门缝下面钻到屋子里。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唧唧唧”的叫声就会从墙角或床下面传出,这美妙的歌声会伴着我入眠;当然,有心事的人会被吵得无法入睡,比如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多少心事,多少惆怅,多少忧思,多少愤懑,在这寒夜虫鸣之声中被无限放大,却终究无人可以诉说,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这道题,83人回答正确。
第二题如下:
“好佩茱萸食蓬饵,菊英满泛九霞觞”中的“蓬饵”指的是蔬菜还是糕点?这两句诗出自清代吴敬梓的《寄李啸村四首˙其二》。从“佩茱萸”来看,这是重阳节,而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但有些地方无高可登,于是就又有了以吃糕点来代替登高,取其谐音,表示步步升高之意。蓬,指的是蓬蒿;饵,指的是食物。“蓬饵”这个词指的就是糕饼,重阳糕。
这道题小有难度,46人正确。答错的人,是被“蓬”字带偏了,以为蓬饵指的是野菜。
第三题如下: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从这两句诗推测这是哪个节日?如果我告诉你这两句诗出自唐代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大家是不是都笑了,原来如此简单。其实不知道诗的题目也没关系,“蹴踘”就是踢球,朱自清在散文《春》里面有这么几句:“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而“秋千”但凡出现在古诗词之中,一般都是春天。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天了,所以必定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
第三题,共有31人正确。
第四题如下:
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里,要种的作物是稻还是豆?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字面意思就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芒种是公历6月份,夏天气温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南方产稻区开始种植晚稻。陆游在《时雨》中写道:“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其实严格来说,这道题是有争议的,豆类有春播、夏播、秋播三个时间段。北方春播豆子是公历三、四月份,我们河南中部一般是夏播,是收麦之后的六月中旬;而秋播是公历八月上旬。
第四题,共16人回答正确,从中选出8名选手组成两支战队。
11岁小学6年级学生黄泽,北工大学生于淼,北大博士后向芝谊,6岁幼儿园大班马端林夕,组成太阳队。
6岁幼儿园大班孟维泽,消防学院大学生戴行锋,移民警察李政,高一学生田大地,组成月亮队。
为什么要强调小朋友们的年龄,当然是有其深意,大家往后看就明白了。
战队组建完毕,进入团体赛第一轮,诗词对抗赛。
四个唐代仕女现场演示舂粮、筛粮、磨面、擀饼、烙饼这一系列做饼的完整流程,第一个问题如下:
饼鏊上烙的面饼,和哪联诗中的饼最接近?A选项的“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出自北宋苏轼的《和参寥见寄》。关于这个“汤饼”在诗词大会的比赛现场,已经不知道解释过多少回了,是面条;B选项的“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出自唐代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中提到的“胡麻饼”指的就是“馕”。其实从“面脆油香新出炉”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判断出来,这是用炉子烤出的带油的酥香大饼。对照一下图片中烙出的油饼,正确答案就是B了;C选项的“阿翁曳杖田头回,阿婆炊饼满甑开”,出自清代邓廷桢的《刈麦词》。
“炊饼”不是烧饼,而是“蒸饼”,北宋时期,为了避仁宗皇帝赵祯的讳,把“蒸饼”叫做“炊饼”。如果说这个知识点有些冷门,那么“满甑开”也是一个关键信息,“甑”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作用类似于今天我们所用的蒸笼。“满甑开”就是把炊饼给蒸熟了,蒸开了。
这道题其实并没有难度,然而太阳队三个C,一个A,完美避开了正确答案,让人相当无语。他们选C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影视剧带沟里了,炊饼行业的形象代言人武大郎先生在金瓶、水浒这些书里卖炊饼,影视编导们没有仔细考证,所以拍出来的片子中武大郎卖的是烧饼。
第二个问题如下:
这道题问哪一项诗句写的也是一个东西是从模具中脱出来,变成一定形状?“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出自南宋杨万里的《稚子弄冰》。“金盆脱晓冰”,说得相当清楚了,正确答案就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石灰是从窑里煅烧出来的,可以排除这个答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写这首七绝之时,于谦只有12岁,小小年纪便志存高远,其舍生取义、匡扶天下的豪情壮志充塞于字里行间,不愧为可与日月争光的民族英雄;“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与模具完全不沾边。
这道题完全就是送分题,月亮队全部选对。
第一轮结束,太阳队0比4落后于月亮队。
第二轮是诗词宫格题,从宫格中的文字里面识别一句诗词,两队各出一名队员进行对抗,在主持人念格子对应的题目过程中,可以随时抢答。
第一题的答案是“风雨送春归”,出自《卜算子·咏梅》。第一轮两队各出一名少儿团的选手,虽然同是少儿团,但太阳队的黄泽11岁,小学6年级,月亮队的孟维泽只有6岁,幼儿园大班。从截图来看,孟维泽稚嫩的小脸,迷茫的眼神,这分明就是少年欺负婴幼儿,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黄泽轻取孟维泽,拿下一分。6年级的小学生如果在这种题型上抢不过幼儿园小朋友,那就需要返回幼儿园“深造”一下。
第二题的答案是“看万山红遍”,出自《沁园春·长沙》。这一题太阳队的于淼抢到。
第三题的答案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出自《七律二首·送瘟神》,太阳队的向芝谊抢到。
第四题的答案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出自《采桑子·重阳》。这一轮的对决也是相当有看点,两队出的都是亲友团选手。太阳队是6岁幼儿园大班小朋友马端林夕,而月亮队则是田大地。田大地是谁?第一场的最佳选手,高一学生,对决幼儿园小朋友,这已经不是欺负小孩的问题了,这是荒谬、荒唐、荒诞!难道真是报应不爽?太阳队是小学生欺负幼儿园,月亮队马上就还以高中生脚踢幼儿园。
活久见,真是活久见!花儿乐队有一首歌名叫《胡说胡有理》,其中有一句歌词成为流行热梗:“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本来就是胡说八道,不想今天在央视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成为现实,还一晚上接连发生了两次。
小姑娘这呆滞的小眼神,紧抿的小嘴唇,扶着抢答器的不知何处安放的小手,真是让人心有戚戚焉。田大地,你是真好意思!不过话说回来,这事能完全怪田大地吗?问题出在本届比赛的规则上,前几届都是个人闯关赛,如今换成了团体对抗赛,所以才会接连出现这种以大欺小的荒诞对局。诗词大会的评分连年走低,精彩程度下降,与规则的不合理有极大关系。
另外,早就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指出,诗词大会应该对选手的年龄段加以限制,最起码得初中以上的青少年才能参加。纵观小孩们的参赛过程:诗词文化知识频频翻车,飞花令一触即溃,以小对大被无情碾压,这些事实无疑对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不小的伤害。让小学生、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参赛虽然有助于诗词文化的普及,但也确实拉低了参赛选手的水平下限。
如果年还有诗词大会,真心希望不要再出现这种让人尴尬的局面。
第二轮比赛结束,太阳队3比5落后于月亮队。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场(上)的解读到此结束,敬请期待第四场(下)。
中国诗词大会第3场全解读(下)女大学生暗伤情,体育老师有点猛中国诗词大会第3场全解读(上)超燃人生应如何?男人一生似少年中国诗词大会第2场全解读(下)获得最佳凭手速?马保利胜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