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常见气体的制取
专题概述
一、O2和CO2的制取实验,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难点,主要是对反应原理、反应的装置、收集和检验等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考查,二者可以结合一起对比记忆。
特色典例
1.实验室置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石灰石,分液漏斗里盛放稀盐酸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的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氧气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B.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和与水反应速率
C.二氧化碳是无色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都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因为都是固、液反应且不要加热
3.以下是实验室的相关实验内容,请按要求答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可选E装置收集O2,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作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某同学采用如图F所示的装置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
步骤如下: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H2;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可得到CO2。所用的X溶液最好选择________(填序号)。
aNaOH浓溶液b饱和Ca(OH)2溶液
(5)实验室选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的杂质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现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特色专练
1.在氯酸钾分解的实验研究中,某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并记录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说明M也能受热分解产生气体
B.实验①②④说明加入M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
C.实验②③说明固体M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
D.固体M一定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可能用到的一些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②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上
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用①作发生装置
C.用⑤收集氧气时,气体从管口a进入
D.制取氢气时,可用③作收集装置
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4.乙炔气体是由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产生平稳的乙炔气流并收集较纯的乙炔,选择的装置合理的组合是
A.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始终不变
D.在0~t2时段,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6.证明集气瓶盛放的是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放入燃着的木条,木条能燃烧是氧气
B.放入发红的木炭过一会儿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测定密度,如密度大于1的就是氧气
D.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性质实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①上图E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制O2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C干燥O2,气体由导管______(填“a”或“b”)端进入,用D装置收集O2的依据是______。
③英国化学家布莱克是第个“捕捉”到CO2的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年德国化学家贝格曼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蒸发结束后用______(填仪器名称)将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纸片上,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
②下列有关蒸发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当蒸发皿中水分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增大
15.根据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中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装置D干燥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长管或短管)进入,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单孔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
b.乳胶管与玻璃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
②图1是某人设计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其中发生装置部分有______处错误,写出实验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方法的叙述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因为CO2能溶于水,一定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b.因为CO2溶解性并不强,且二氧化碳的逸出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可用排水法收集CO2
c.通常情况下,CO2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5)如图2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__________试管外大气压强(选填“”或“=”或“”)。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写出A中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用C装置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
(3)将装置B、E、F相连接用于制取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则E装置中装有的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F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气体从a端通入,请补全装置示意图___。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所选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填字母)。
(5)某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Fe2O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乙→____→丁。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装置B与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在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特色典例
1.
A
实验的装置为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氧气的装置,故药品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A、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在锥形瓶内加入二氧化锰,在分液漏斗中盛放双氧水,A正确;
B、根据装置可知实验选取的药品为二氧化锰和双氧水,石灰石和稀盐酸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B错误;
C、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应正放在桌面上,C错误;
D、由于反应未开始时装置内存在空气,要在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会不纯,D错误。
故选A
2.
B
A、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和与水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毒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双氧水制取氧气,是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不是固、液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特色专练
1.
B
①也可能是装置中气体受热膨胀,导致有气泡产生,不一定是M生成的;②说明氯酸钾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会释放出气体;③说明氯酸钾在较高的温度下与M接触释放出大量的气体;④说明氯酸钾与固体M的混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释放出大量的气体。
由分析得:
A、实验①不能说明M受热分解产生气体,错误;
B、实验①②④对比可知,加入M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正确;
C、实验②③说明固体M的加入反应速率加快了,并不能说明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错误;
D、要证明反应中固体M是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错误。
2.
B
A、使用②制取二氧化碳时,为防止漏气,长颈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下,错误;
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①作发生装置,正确;
C、用⑤收集氧气时,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氧气应短进长出,从管口b进入,错误;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④收集装置收集,错误。
故选B。
3.
C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
B、碳酸钠能与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过量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C、氯化钾固体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正确;
D、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故选C。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
B
乙炔气体是由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欲产生平稳的乙炔气流,发生装置可选②,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且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选③,故选择的装置合理的组合是②③。故选B。
5.
C
A、在理论上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的氧气,但由于氧气可能有部分溶于水或部分氧气留在试管中,因此实际上收集的氧气会偏小,说法错误;
B、P点是氯酸钾部分分解,因此有未反应的氯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钾,还有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说法错误;
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说法正确;
D、由于在0~t1时段反应没有发生,因此二氧化锰的含量没有变,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故选:C。
6.
D
A、空气也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继续燃烧,故本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本选项错误;
C、密度大于1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例如二氧化碳的密度比1大,故本选项错误;
D、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7.
D
A、向试管中倾倒双氧水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A正确;
B、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和液体反应,所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应从长导管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故C正确;
D、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故D错误。
故选:D。
8.
B
A、根据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一直增加,反应物反应完,就不变了解答;
B、根据加热一定量碳酸氢铵(NH4HCO3),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可以完成解答;
D、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解答。
A、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一直增加,反应物反应完,就不变了,故错误;
B、加热一定量碳酸氢铵(NH4HCO3),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反应完毕,固体质量为0,故正确;
C、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故错误;
D、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质量和浓度相同且金属足量,所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错误。
故选:B。
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9.
B
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图中气球变化可知,说明反应放出热量,选项说法正确;
B、由A的分析可知,反应时既有热量放出,又有气体生成,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图中气球变化可知,鸡蛋壳与醋酸反应放热,冷却至室温时,由于温度降低气球缩小,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小,选项说法正确;
D、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
D
A、镁比铁活泼,分别与盐酸反应,反应速快的是镁,反应慢的是铁,现象明显,此选项正确;
B、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慢慢停止,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反应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现象明显,此选项正确;
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很快,没有放二氧化锰的反应缓慢,现象明显,此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现象,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现象,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1.
D
A、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氢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乙中液体变红,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是因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的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酸不具有挥发性,能与碳酸钙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盐酸具有挥发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C
A、根据图示可知,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说明右侧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此时甲装置中固体与液体分离,说明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没有甲装置具有的功能,因为乙中固体与液体不能分离(乙中固体在液面以下,N处添加止水夹,也无法与液体分离),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故错误,符合题意;
D、甲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止水夹M的关闭和打开,丙装置可以通过粗铜丝控制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或脱离,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C
多孔隔板上放置的固体为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长颈漏斗中放液体,装置中关闭活塞,装置中压强变大液体进入长颈漏斗,液体和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排出,液体流下,固液接触反应进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由分析得:
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故该装置通常可以适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正确;
B、多孔隔板上放置的固体为块状或颗粒状固体,正确;
C、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但是不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
D、可通过关闭活塞,使固液分离,控制反应结束,正确。
故选C。
③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
(2)①蒸发结束后用玻璃棒将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纸片上。
②a.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液体,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正确;
b.当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蒸发皿的余热把溶液蒸干,错误;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会造成精盐的损失,则精盐质量将偏低,正确;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错误。
故选ac。
③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故不符合实验事实;
b、二氧化碳溶解性不强,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且二氧化碳的逸出的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故符合实验事实;
c、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不强,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很不稳定,所以一般不使用排水法收集,故符合实验事实;
答案:bc;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充分震荡后,压强减小,试管中压强小于大气压。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用C装置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3)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有稀盐酸,所以二氧化碳中会含有氯化氢气体,E装置中装有的试剂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故填除去氯化氢气体;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能够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F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E装置用于气体除杂,气体应从长管,即a管进入瓶中,故填装置图画为
。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固体加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选D,故填AD。
(5)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Fe2O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首先应除掉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用乙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要通入甲,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然后通入丙中进行反应,再通入甲中检验反应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最后选择气囊来收集尾气,防止残留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乙→甲→丙→甲→丁,故填乙→甲→丙→甲→丁。
(3)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了不影响对石蜡燃烧产物的干扰,收集的氧气应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B与F、E;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故填:F;E;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