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虫病
(流行的高峰季节为4-8月,适宜繁殖水温18-28℃。)
一、病理图片:
二、发病原因:
车轮虫病是由于车轮虫大量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起的,镜检鳍部经常可以看见虫体密密麻麻布满整个鳍部。车轮虫侧面观象毡帽,反面观圆蝶形,运动时就象车轮转动一样,因此称为车轮虫。
三、发病症状:
车轮虫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病鱼受虫体寄生的刺激,引起组织发炎,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使鳃组织溃烂。感染车轮虫的病鱼,体色发黑,摄食不良,体质瘦弱,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呈“跑马”状。有时可见鱼体表发白,鱼鳃上粘液分泌物变多,有的鱼体局部会发生变白的状况,鱼体鳃丝上皮组织发生增生,鳃丝组织产生肿胀或被破坏等情况。
四、用药与治疗:
1.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7克或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均匀全池泼洒,对于车轮虫病严重的鱼塘,可以连续用药2-3次。注意:硫酸铜毒性较大,且水体测量误差等原因,所以用药后应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对池塘进行换水。
2.发病鱼塘可用0.3-0.5ppm的敌百虫均匀全池泼洒。
3.每亩水深1米用枫杨树叶50-60斤煎汁均匀全池泼洒。
4.车轮指环净(主要成分为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铵),一次量,每1m3水体,0.5~1g,全池遍洒1次。
5.每立方水体用苦参碱溶液0.4克,稀释后均匀全池泼洒1-2次。
6.每亩水深1米用苯扎溴铵溶液50-g,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混养安20ml稀释后全池泼洒。
7.用25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药浴处理病鱼15-20分钟或福尔马林15-20毫克/升全池泼洒。
高锰酸钾3g先药浴半小时后+敌百虫0.5g药浴24小时后可杀灭车轮虫使鱼类恢复正常吃料。
五、用药的注意事项:
1.最好是晴天泼药,夏季上午或下午用药,避开中午高温不用药。下雨或缺氧天气尽量不用药。
2.泼药后必须开动增氧机,以防缺氧浮头,尤其是水质不良和苗种期使用。
3.池水氨氮或亚硝酸盐超标时,要谨慎用药。最好先降解后再杀虫。
六、预防:
1.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⑴用生石灰消毒:
①干法清塘法:先放干塘水或留鱼塘底水深7-10公分左右,在鱼塘底部的四个角落和中间部位挖出几个洞,每亩鱼塘用块状生石灰-斤,将块状生石灰放入事先挖好的洞用水充分溶解,趁热将石灰水对池塘底及塘壁进行均匀全池泼洒,有条件时,也可在次日对池底进行翻动,使塘底淤泥与石灰水充分混合,以便增强清塘消毒效果。一般情况经过8-10天后,生石灰的药效基本消失,便可以注水放鱼。
②带水清塘法:对于有些不能完全排干水池塘,可以采用带水清塘的方法,即池塘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斤,将块状生石灰与水在木桶中充分浓解后,未待其冷却,立即趁热对池塘进行全池均匀遍洒。通常情况下8-10天生石灰的药效消失,此时即可向池塘放苗养鱼。
⑵漂白粉清塘法:池塘每亩/米水深用含氯30%漂白粉27斤左右,用塑料或木桶化水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清塘后6-8天后便可投放鱼苗进行养鱼生产。
2.鱼种放养前,用10-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30分钟。
3.在水温15~20℃的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体用8g硫酸铜配制成溶液,浸洗鱼种10~20分钟。
4.在每亩1米水深池塘中,用30斤苦楝树枝叶扎成4捆均匀浸泡在池塘中(若池塘较大可多扎几捆,具体捆数视池塘大小而定),一周更换一次,连续使用3~5次。
七、对比车轮虫和斜管虫: